作者:孙宁华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0-4-9
选择字号:
微评

 

孙宁华

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员

评《强亦忠科普文选》

在呼吁重视全民科普教育并身体力行坚持几十年如一日撰写科普作品方面,苏州大学医学院退休教授、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强亦忠堪为典范。《强亦忠科普文选》作为他40年来科普作品的精粹汇编,引领读者通过文章回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对世界、对科学乃至自我认知的曲折历程。

作为毕业于清华大学、先后投身于酒泉原子能基地和苏州医学院放射医学教育事业的科研和教学工作者,今年八十高龄的强亦忠从1980年至今,坚持纵观时代变迁、结合现实问题、运用专业知识、融入家国情怀,或振臂一呼、或娓娓道来、或洋洋洒洒、或点到辄止,以求真务实的态度,解疑惑、发先声、释国策。

强亦忠的科普作品融汇“四科”,即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特别注重普及“后三科”。强亦忠认为,科普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公众的科学素质,而科学素质的关键在于“后三科”。这在他创作的科学小品、科学时评和科学随笔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在科普作品中努力体现趣味性和文学性是他一贯的追求。在他的作品中,特别注意篇章结构的运思、篇名标题的设置和语言文字的推敲,常用形象的语言、巧妙的比喻、新奇的联想、睿智的幽默,使作品具有可读性。

如《“核侦探”探脑》《重忆SARS之痛》《从“张悟本现象”我们能悟出什么》《量到微时令人惊》等,仅看题目就有一种吸引人、打动人的力量。

本书分为科普文章、科学小品、科学时评、科学随笔、科学诗歌、科学游记、科学小说、科技建议和科普论文等9辑,许多作品堪为样板,对于希望提升科学素养和科普写作技巧的读者而言,都是开卷有益的。

《强亦忠科普文选》,崔凤梅、李敬磊组编,云南科技出版社2020年1月出版

《中国科学报》 (2020-04-09 第7版 书评)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