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应开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0-4-7
选择字号:
“精神成人”比成才更重要

 

疫情期间,留学生许可馨在网上发表不当言论,字里行间带着讽刺和不屑的意味。“反正中国人就是喜欢把苦日子当美德呗,怎么那么贱骨头啊。”“如果我有医生朋友在武汉一线,我会希望他们临时脱逃。”她的不当言行,引发了公众的极大愤慨。

朱应开

这阵子,留学生许可馨在网上成为热搜。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她因为言语不当、涉及辱国而被众多网友骂上热搜。

许可馨不当言论事件凸显出高校思想教育、人格教育的严重缺失。她为什么会变成这样的人?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家庭教育欠缺,受不正确价值观、留学观的影响;二是西方价值思想的侵蚀与毒害;三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缺失;四是品德评价在高校学生评优机制中的缺失。

我们发现,在这次抗疫过程中,也有不少“90后”“00后”拼尽全力,为抗疫作贡献。他们和许可馨的所作所为截然不同,就在于他们从小接受了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爱与感恩教育、规则意识教育。而在许可馨的成长中,只重视了课业教育,却忽视了对她的品德教育、养成教育。

不得不指出,我国人才培养中的两大突出问题。一是唯成绩论教育成为主流形式之后,思想品德教育已流于形式。素质教育虽已提出20多年,但始终无法摆脱应试教育“成绩至上”的桎梏。学生优不优秀、教师教学能力强不强、学校办学水平高不高,都看重学生成绩,进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德育、美育、劳动教育。

二是学校智力教育抓得很到位,德育却出了问题。事件发生以后,其本科学校马上回复,对她的言论同样表示震惊,反对她的言论。但是,这样一名学生在本科学习期间,肯定也会暴露出其思想品质方面存在的某些问题,当时有无及时发现?不得不说,现在一些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侧重于成绩,侧重于专业技能,而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人格养成的教育。

许可馨让笔者想起之前厦门大学同样是“优秀毕业生”保研的田佳良,一样的辱国、一样是所谓的“优秀学生”。此类事件频频发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无做到位?对于优秀学生的评价机制是否存在漏洞?高校又该如何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人格教育,正确培养学生的“三观”?

首先,必须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许可馨事件给高校敲响警钟,教育不能一味注重成绩,而忽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一个不热爱祖国,道德品行败坏、人格素养低下的人,成绩再好、再优秀也是没有丝毫意义的。

其实近年来出现的高学历、低道德的案例还有很多,诸如澳洲“跑步女”、留美博士“拉闸”停高铁、博士霸座等。如果高校还是走老路,一味追求学生成绩、忽视德育,这一次是许可馨,下一次还会有“林可馨”“王可馨”“陈可馨”。加强思想教育,从根上解决问题,才能抵制不良思想对我国青年学生的侵蚀与毒害,坚定他们正确的理想信念。

其次,必须改革优秀学生评价机制。当前,教育评价机制基本还是侧重于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与专业性学习相对的思想道德水平、人格素养等方面的评价却常被忽略。因此,必须加大优秀学生评价体制改革,改变过去“重知识,轻品行”的现状,遵从“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原则,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爱国、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等高尚道德品质、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健壮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审美情趣。

第三,必须健全出国公派留学生资格审查制度。许可馨自称是“国家公派留学生”,后虽经查证并不属实,但这也提醒我们,国家在审核公派留学生出国材料时,一定要严把审核关。在注重学习成绩的同时,加大品德分值,对于那些道德素质低下、“三观”不正的留学生更要严惩,以防未来更多“许可馨”“豌豆公主们”出现。

许可馨事件告诉我们“精神成人”比成才更重要。高校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除了给予专业技能的培养教育,更要注重帮助他们“精神成人”——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让他们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他们能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成为一个有远大理想、坚定信念、品德良好、本领过硬、身心健康的“大写”的人。

(作者系泉州师范学院教师)

《中国科学报》 (2020-04-07 第7版 视点)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听导师的话,毕业论文答辩这样准备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