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任芳言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0-3-12
选择字号:
研究揭示新冠病毒致死危险因素

 

本报讯(见习记者任芳言)截至3月9日,德国已出现2例死亡病例,意大利死亡人数达463人。有观点称意大利死亡率增高与其老龄化程度有关,该国目前因新冠肺炎死亡的患者平均年龄81岁,且多数人有健康问题。

3月10日,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曹彬等人在《柳叶刀》刊发191人的回顾性队列研究,指出高龄患者确实更可能面临死亡风险。

研究指出,死亡病患与幸存者间存在一系列指标差异。死亡病患年龄中位数为69岁,幸存者为52岁。死亡病患入院时器官衰竭(SOFA)评分普遍更高,评分中位数为4.5,幸存者评分中位数仅为1。

“如果医生发现病人有这些临床特点,预示着这个病人的临床预后是不好的。”曹彬这样答复《柳叶刀》。

整个临床过程中,死亡病患的D—二聚体、铁蛋白、乳酸脱氢酶和白细胞介素—6(IL-6)等指标随疾病恶化有明显升高。幸存者淋巴细胞计数逐渐增多,而死亡病患的淋巴细胞则持续减少,直至死亡。与幸存者相比,死亡病患更易出现脓毒症、呼吸衰竭等并发症。半数死亡患者有继发性感染。

研究还首次关注了新冠病毒的排毒期,即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并继续繁殖的时间,在流感中,排毒期越长越可能导致死亡。曹彬等人统计的幸存者中,排毒期最短8天,最长27天,中位数为20天,重症患者排毒期是19天,危重患者为24天。

作者表示,病毒复制和排毒时间与病人预后直接相关,及时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对改变病人预后很关键。曹彬建议,应尽早开展抗病毒治疗、使用更有效的抗病毒药物,或采用两种及以上的有效药物联合治疗。“但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研究探索。”曹彬在答复《柳叶刀》时表示。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20)30566-3

《中国科学报》 (2020-03-12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金星缺水的原因,找到了? 科学家描绘低质量系外行星大气逃逸新图象
第一颗被证实有大气层的行星出现了 听导师的话,毕业论文答辩这样准备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