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尧文 沈中祥 李恩朋 刘叶 戴理想 吴庆高 尹兆林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0-11-24
选择字号:
“没有他们、你们,只有我们!”
——中国石化抗击疫情复工复产背后的故事

 

涪陵页岩气田,一场抗疫复产攻坚战同时打响。中国石化新闻办供图


第一卷熔喷布产品下线后,仪征化纤公司刘叶眼中涌上了喜悦的泪水。刘玉福摄



新胜利一号平台经理李恩朋为甲方壳牌总部检查团介绍平台现场施工情况。杨杰摄


中国石化12天实现日产口罩超百万只。中国石化新闻办供图

编者按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在随后的抗击疫情和复工复产中,涌现出了无数感人肺腑、值得铭记的动人故事,以中国石化为代表的科技企业就是其中重要的故事来源。

11月17日,中国石化在北京举行“传承石油精神 誓夺双战双胜”先进事迹报告会。7名报告团成员用真挚生动的语言讲述了他们奋战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攻坚创效一线的亲身经历和感人事迹,彰显了关键时刻央企的责任担当,折射了石油精神、石化传统的时代光芒。

逆行攻坚,为国争气

■刘尧文

11月4日,央视《朝闻天下》《新闻直播间》《新闻30分》栏目相继报道:涪陵页岩气田日产气量突破2000万方大关。数字背后,是全体江汉石油人逆行攻坚、为国争气的责任与担当。

今年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石化江汉油田党委听从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党组号令,全力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全力支援武汉战疫、湖北战疫。8000多名党员火速下沉社区,投身抗疫;60多支党员突击队日夜奋战在疑似病例转运、区域消杀一线;300多名志愿者为3.7万户被隔离的居民配送生活物资。除夕夜,江汉盐化工150名党员干部顶风冒雪,紧急装运,将200吨漂粉精消毒剂连夜发往武汉。随即,10条漂粉精生产线火力全开,从支持全国战疫走向支持全球战疫。

在江汉油田攻坚创效主战场——涪陵页岩气田,一场抗疫复产攻坚战同时打响。

1月23日,武汉封城!随后,湖北多地封城!油田矿区小区、道路全面封闭。正值春节假期,涪陵气田在岗员工不到三分之一,眼看生产难以为继。怎么办?与疫情抢时间、抢速度,吹响复工“集结号”。

生产调度员张培盈正在河北老家,村里已经封路,不让进出。他找到村主任软磨硬泡,村主任撂下“狠话”,“出村可以,不许再回来,你可想好啦!”初四凌晨,母亲为他包了最爱吃的饺子,他把脸深深地埋进碗里,不敢看母亲,哽咽着说,“妈,我回单位了。”母亲从墙上取下哥哥在煤矿工作用的防尘面罩,“口罩买不到,把这个戴上吧。”张培盈低头转身出门,母亲又追出来,把一个一米多长的塑料袋从头上罩到他身上,叮嘱他,“路上可千万别取下来。”这一路1700多公里,顶着无数异样的目光,身披这么一件抗疫“神器”,张培盈回到了气田。

心之所向,风雨兼程。吴琼把妻子和两个年幼的儿子留在天津,只身启程返岗;赵小朝和未婚妻韩羽贤推迟见父母的时间,相约复工现场见;吉利怀有6个多月的身孕,登上返程动车……从正月初四到初七,短短四天,工区339名省外员工安全到岗。他们都怀着共同的信念:早一分钟返岗,早一分钟复产。

涪陵页岩气奔腾2000多公里,从重庆到上海,为沿途2亿居民提供能源保障。年初,受疫情影响,气田日产下降500多万方。怎么办?必须提速达产。

钻井工程是赢得主动的关键。然而,在地下几千米操控钻头,如同在山间小道开赛车,风险极大。地质导向组党员攻关队员徐向、卢坤辉、叶鑫、谭淙文,围绕创新升级地质导向模式,开始了艰难攻关。他们分片承包、轮番上阵、挑灯夜战,识别校正导向数据。连续45天,困了,桌上趴一会儿;饿了,开水泡碗面。升级后的地质导向新技术,3次刷新钻井周期最短纪录,4次刷新水平段日进尺最高纪录。

在我们涪陵页岩气田,没有他们、你们,只有我们!我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全面吹响为国争气总攻号!

在涪陵页岩气田干部员工和参建单位的共同努力下,今年1~10月,气田日产量上升到2060万方,累计生产页岩气54.8亿方。

(报告人为中国石化江汉油田分公司副总地质师兼涪陵页岩气公司总经理)

我有熔喷布,谁有口罩机

——“英雄帖”背后的石化力量

■沈中祥

“我有熔喷布,谁有口罩机?”2月6日下午4点,中国石化的一则帖子,迅速引爆全网。仅仅15分钟,联系人“沈先生”的手机就被“打爆”了。帖子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阅读量超过1000万次,被称为疫情期间的“英雄帖”。那个沈先生就是我。今天,我给大家讲述的,就是“英雄帖”背后的故事。

春节期间,新冠疫情全面暴发,口罩需求迅速攀升。全国库存告急,线上线下“一罩难求”。面对雪片一样飞来的采购需求,我们怎么办?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党组迅速部署防疫抗疫工作。我们闻令而动,火速集结1430名同事,组建17个防疫抗疫专项工作群,建立武汉、北京、上海、南京4个应急储备配送基地,集中采购、统一配置,形成了央企系统独具特色的一体化服务模式。

然而,口罩库存只能解一时之需,扩能增产方显央企担当。2月5日,国资委召开紧急会议,号召央企快速增产口罩。“国家需要什么,我们就生产什么”,集团公司党组当机立断,跨界增产防护口罩。我们全球广寻源,抢抓熔喷布;发出“英雄帖”,寻找口罩机;派出突击队,昼夜大会战,12天实现日产口罩超百万,累计增产口罩2亿只。

熔喷布是生产口罩的核心原料。2月下旬,市场紧张局面加剧,熔喷布价格飞涨。中国石化落实中央要求,增上熔喷布生产线,稳定市场。我们紧急协调16个制造厂家,调配7省市运力资源,克服交通运输重重困难,8天抢运了18批次关键设备,行程5万公里,为燕山石化“12天建成一座厂”,抢出了“石化速度”。

“英雄帖”发出后,各地企业纷纷响应。当晚,我们就落实了10台口罩机货源。国事华南公司总经理杨力带领催交团队驻厂监造,在最短时间内,将口罩机从广州空运至北京协作工厂。物资装备部(国际事业公司)抽调骨干,会同燕山石化、北京石油,组成百人攻坚队,改造车间、调试设备、协调生产,24小时连轴转。协作厂厂房是临时改造的,现场连个凳子都没有。困了,车里打个盹;饿了,泡面撑一撑。就在现场紧锣密鼓的时候,3月1日凌晨,1名同志突然高烧39℃。是不是感染病毒了?现场总指挥高文辉沉着冷静,立即启动应急响应程序,带班班长金磊冒着被感染的风险,陪同病人前往医院,好在是虚惊一场,只是普通肠炎。在疫情最严峻的时候,这支攻坚队整整奋斗了一百天。

为了学生复学复课,我们又多方奔走协调,增加儿童口罩机高速生产线,生产儿童口罩1200多万只,向社会平价供应,为孩子们送去了平安。当时,我在网上看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中国石化,好样的!

(报告人为中国石化物资装备部〈国际事业公司〉易派客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红衣为甲,海上坚守

■李恩朋

今年5月,国内疫情发生根本好转,集团公司“百日攻坚创效”行动如火如荼地进行。正当我们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疫情却在尼日利亚暴发。

6月1日晚7点,平台倒休员工回到项目基地哈克特,测体温时发现2人异常,其中1人抗体检测阳性。病毒来了!疫情就是命令。I级响应迅速启动,一场疫情阻击战在西非海域打响。

一开始,恐慌、焦虑的情绪弥漫在整个平台。远离祖国、远离陆地、居住密集、共用卫生间、中央空调……处处危险,步步惊心。停工撤离的声音此伏彼起。

上平台前,人员全部安排了2周的隔离,怎么还会出现感染?更严峻的是,井上正在钻进,高压油气层已经打开,根本没法停工。说不害怕,那是假话。想想家中父母、妻子和孩子……我要是感染了,他们可怎么办?一夜未眠,但脑子里一个念头越来越清晰:“不能慌,更不能乱。这里远离祖国,我就是主心骨,一定得顶住!”

凌晨5点,看着朝阳从海平面上升起,我向海洋钻井公司党委、尼日利亚项目部请战:“平台就是我的阵地,无论怎样,我都要留到最后!”

我明白,疫情可怕,失去信心更可怕。我再次向公司党委请战,告诉员工:“大家放心,我会留下!”

6月10日,我的检测报告出来了:阴性。按要求,我可以撤离。合上报告,整理好口罩和护目镜、打开邮箱,我向公司党委第三次请战:“这里有国家几亿元的资产、有我的员工,我是党员、是党支部书记,我得留下来!”

在等待检测结果的忐忑中,大家仍然坚持生产。队长张营带着班组,冒着海上的风雨整整干了一夜,硬是下完了150根套管;固井工李民连续作战15个小时,完成固井作业,达到甲方要求,平台全力转入抗疫。

身在海外,面对疫情,在我们最无助的时刻,是强大的祖国,是各级党组织,给了我们面对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在海洋钻井、胜利工程、石化油服、集团公司的关怀下,医疗物资从尼日利亚、迪拜运送过来;协和医院、胜利中心医院远程问诊;“心福咨询”“海洋,我的家”连通互动……点滴的关爱汇聚成和煦阳光,逐渐驱散大家心头的阴霾。

7月13日,I级响应解除。43天,我们打了一场惊心动魄的阻击战,取得了“战疫”胜利。疫情防控形势逐步稳定后,早日复工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此时,中方员工因疫情不能正常倒休,平台缺员成了常态,怎么办?

“办法总比困难多,党员干部顶起来。”跨界顶岗、平台短休、轮番顶班,解决了岗位缺员问题。连续奋战了89天的操船师杨杰和泥浆师曹志华,短暂休整一周,就再次请求上平台;电气师兼起了报务员,水手长干起了固井工,工长顶替了泥浆师……保障平台高效运营,连续生产800天安全无事故。

8月9日,当轰鸣的钻机打破数日的沉寂,新胜利一号钻井平台正式复工。我们终于走出阴霾,迎来了胜利曙光。在壳牌尼日利亚所有项目中,我们坚守平台、率先复工,感动了壳牌区域负责人史蒂夫·摩迪,他同意将新井组3口井也交给我们施工,平台因此顺利拿下了一年的续签合同。

43天解除I级响应,70天实现复工复产。身在海外、身处抗疫第一线、身穿“中国石化红”,我们无比骄傲!

(报告人为中国石化胜利石油工程公司海洋钻井公司新胜利一号平台党支部书记、经理)

口罩芯,石化情

——疫情防控、复工复产下我们的爱情故事

■刘叶 戴理想

我是照片中的新娘,我叫刘叶;我是照片中的新郎,我叫戴理想。我们俩2018年同时加入中国石化仪征化纤,是仪征化纤这片热土让我们相识、相知和相爱。

熔喷布是口罩芯的原材料,口罩短缺的背后,是熔喷布供给不足。疫情暴发后,接到中国石化党组交给的紧急任务,仪征化纤迅速筹建熔喷布生产线。但是,熔喷布装置是什么样、设备在哪儿、原料在哪儿,没人说得清。

2月24日,仪征化纤应急跨界,从零起步,打破常规,挂图作战。向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者学习,拼速度;向方舱医院建设者学习,拼规模。

仪征化纤熔喷布项目建设,最大的瓶颈是成套设备交货时间长,475台设备涉及全国各地80多家供应商。为了打破瓶颈,仪征化纤11支队伍冒着疫情风险,逆向而行,奔赴全国多省市催设备、督监造、保运输。按照仪征化纤提前交付的工期要求,国机集团邵阳纺机立下“军令状”,3月24日交付了第一个核心设备熔喷头。

在项目现场,600多名建设者、24小时轮番作业,白天马达轰鸣、夜晚焊花四溅,现场面貌一天一个样。

没有外部专家指导开车,公司就调集各方力量,全力保驾护航。项目经理詹领变压力为动力,带领团队攻克开车工艺等难题,人瘦了10多斤;主任技师顾连岗为了调试,48小时吃住在现场;开车前夕,项目现场总指挥陈建军靠前指挥,通宵未眠。

经过35天的连续奋战,3月29日,仪征化纤首条熔喷布生产线一次开车成功,现场一片欢呼。35天当一年,跑出了中国制造加速度,跑出了石化人的骄傲。

首条熔喷布生产线成功投产后,差不多每2天就有一条新生产线投产。每一次投产都让我们增加了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力量,但这个时候,我们俩见面的时间就更少了。

听说我们要推迟婚期,父母着急地来电说,日子选好了,酒店订好了,家里亲戚都通知了,你们自己要考虑清楚。

那时正是项目建设的关键时期。领导、同事都坚守在岗位,项目现场争分夺秒、沸腾火热。我们知道多产一卷熔喷布,就能多产7000多只口罩。我们分头做双方父母的工作,得到了父母的理解和支持。

5月9日,经过76个昼夜的连续奋战,仪征化纤12条熔喷布生产线全面建成投产,助力中国石化建成全球最大的熔喷布生产基地。

熔喷布项目投产了,8月31日我(戴理想)所在的20万吨短纤项目也全面建成投产。10月6日,我们举办了期盼已久的婚礼。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我们的故事只是百万石化员工中微小的缩影。在仪征化纤,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报告人分别为仪征化纤短纤部熔喷装置助理工程师和仪征化纤短纤部二装置助理工程师)

逆市勇担当,奋起争一流

■吴庆高

在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中,浙江也一度成为重灾区。中国石化浙江石油发扬新时代石化人“越是艰难越向前”的拼劲和闯劲,打响了疫情防控和扩销增效的保卫战。经过努力,全省18000名员工零感染,效益逆势飘红。

随着疫情的不断升级,物资紧张、交通管制,很多员工无法正常上班,社会加油站纷纷关门歇业,我们的加油站面临着巨大的保供压力。

面对困难,我们一手抓防控,一手抓经营,并承诺“油品不断供、商品不涨价,服务不打烊”。

员工无法正常上班,党员干部带头顶班。浙江温州瑞安陶山服务区加油站先后有5位员工被居家隔离,站长戴伟植干脆自己住站,一住就是16天。

疫情期间,全省100多支党员突击队下站帮扶,顶班加油、运送防疫物资,哪里需要就去哪里。正是他们的默默坚守和辛勤付出,全省2088座加油站疫情期间无一停业,保障了供应,支援了抗疫和复工复产。

为解决客户买菜难问题,我们与盒马鲜生推出了加油站“自提生鲜包”,收获顾客点赞无数:“中石化这次跨界真及时。”

为解决过路司机吃饭难问题,我们在全省100家易捷便利店,推出价廉物美的“加油饱”快餐。吃着热腾腾的饭菜,司机竖起大拇指:“关键时刻,还是中国石化给力。”

为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问题,我们又推出了“我有易捷店,谁有滞销品?”的爱心义卖活动。江山一农场有 45万只蛋鸡,每天产蛋近30吨,积压超100吨,老板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在老板打来电话的第二天,我们就在全省133座加油站推出爱心卖蛋活动。衢州分公司发动党员干部一起行动,员工人人转发,党员志愿送货,6天共销售鸡蛋160万个。老板专门送来了锦旗:“中石化真是及时雨啊!要不是你们,我肯定要破产了。我们家这辈子都念你们的好。”

不到一个月时间,线上线下,我们共帮扶企业17家,销售柚子3000箱、香薯6000箱、绿植8000盆、鲜花3万枝、柑橘4万多箱……

这就是浙江石油人的爱心加速度。加速度的背后,体现的是疫情时期的央企担当。

(报告人为浙江石油分公司副总经理)

非常时期,创超常效益

■尹兆林

今年,新冠疫情突发,市场震荡下行。中国石化茂名石化公司受到的影响也很大,形势异常严峻。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石化董事长张玉卓提出:“块头大、个子高的企业多扛责任,多起带头作用”。

为了更好地落实集团公司党组部署,我们迅速发出“越是非常时期,越要创超常效益”的动员令,团结带领全体干部员工,超常发挥智慧,超常创新实干,以安稳生产保效益,用顶格优化抠效益。

茂名石化是一家有着65年历史的老企业,老旧设备多、生产区域分散、安全管理难度大。加上疫情等因素的影响,安稳生产难度大大增加。

在全面强化管理的同时,我们发动全体干部员工,突出开展“深查思想、严查纪律、细查隐患”的“三查”工作,打了一场保安稳生产的“全员战争”。我们把生产区域细化为一个个网格,每个网格责任到人,一寸一寸滚动排查,三级确认、专题分析、治理销项。

我们践行“1+1=0”理念,落实“良好责任心+过硬技能=零差错”。为此,广大干部员工大练基本功,大幅度提升保安稳运行的责任心和技能,从而创造炼油运行平稳率保持系统第一、化工运行平稳率创历史最好水平的成绩。

我们是老企业,再加上市场变化频繁,要想创超常效益,只有通过精益管理、顶格优化才可能“后天弥补”。

“优化不到位,就是没尽责。”我们以坚强的毅力和数倍于平时的苦干,进行全程优化、滚动优化、邻壁优化、每日优化,坚决与市场变化赛跑,不错过一次开源机会,不放过任何节流空间,全力封堵效益流失点,唤醒效益沉睡点,开发效益增长点。我们牵紧原油采购这个降本增效的“牛鼻子”。成立专项工作组,七位骨干24小时紧盯市场,每日召开原油优化专题会。

我们开足产品结构调整这个资源价值“转化器”。组织专门力量,按照“让资源向高价值产品流动”的原则,全天候跟踪研判商情,精打细算,及时调整产销方案。从大年初二到10月底的280天里,共编制生产调整方案137份,下达重要生产调整指令450多项。

我们用好倒逼降本这个高效节流的“杀手锏”。“把该抱的西瓜抱回来,把该捡的芝麻捡回来。”在总部预算的基础上,深挖降本空间,加码定目标,全力抓落实。为了节约蒸汽、水电等费用,我们的同事走遍生产装置各个角落,逐台机泵、逐条管线进行梳理,寻找创效点,实施项目1300多项。

就是这样“虎口夺食”、深挖细抠、积少成多,把不可能变成了现实。为了把量价调整到最佳、把资源配置到最优、把潜力挖掘到最深,公司全体干部员工付出了超常的努力。很多同事春节以来没有休息过一个整天,在茂名石化“五加二、白加黑”已经成为常态。

在应对这场前所未有的“大考”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只要牢记“在经济领域为党工作”的光荣使命,传承石油精神,弘扬石化传统,就会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攻克开拓市场之坚、优化调整之坚、挖潜降本之坚、安全生产之坚,彰显央企的磅礴力量。

(报告人为茂名石化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

本版文字由本报记者计红梅据报告会内容整理,有删节。

《中国科学报》 (2020-11-24 第8版 专题)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