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甘晓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0-11-23
选择字号:
厦门大学、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等
建议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区域规划

 

本报讯(记者甘晓)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吕永龙课题组与挪威、英国和奥地利科学家合作,在多种环境压力下中国生物多样性减少的空间变异方面取得重要进展。11月20日,相关成果发表在《科学进展》上。

研究利用多源数据获取中国生物多样性受威胁物种的空间分布,并整合相应统计调查和文献数据,利用空间分析方法对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定量分析了各项压力源(包括气候、碳排放、工业生产、污染等)单独及叠加对生物多样性减少所产生的影响,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政策设计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多元的切入点。

文章指出,生物多样性减少受到多重环境压力的影响,其中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是最主要驱动因子。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建筑用地扩张和污染加剧导致栖息地萎缩或退化,特别是两栖动物、哺乳动物和爬行动物栖息地丧失的比例很高。由于物种和环境压力来源在不同气候带和地理区域的分布差异大,因此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来防止不同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减少。

结果表明,生物多样性丰富或对生物多样性减少高度敏感的地区往往位于欠发达地区。如何在经济发展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之间取得平衡,是一个挑战。

因此,要制定一个可实现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计划和路线图,就必须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目标纳入区域可持续发展规划。落实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不仅要在国家层面,也要在省一级制定目标,以确保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目标的切实有效实施。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126/sciadv.abd0952

《中国科学报》 (2020-11-23 第4版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