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雅丽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0-11-23
选择字号:
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举行
百万师生同上一堂学风课

 

本报讯(见习记者高雅丽)“我这一生就做了一件事,守护和研究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只要国家有需要,我们就义无反顾。”……11月20日,在2020年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暨宣传月启动仪式上,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神舟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用质朴的言语,为百万师生上了一堂生动的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课。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致辞,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怀进鹏主持报告会。

优良的作风和学风是科研工作的“生命线”。万钢指出,广大师生和科技工作者要跳出“舒适区”、勇蹚“深水区”、敢闯“无人区”,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要恪守求实精神,维护科学道德,自觉遵守学术规范,真正把做人、做事、做学问统一起来,既要著作等身,更要著作等“心”,真正让践行科学家精神成为行动自觉。

怀进鹏介绍,今年是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工作开展的第十年,一批德学双馨的科学家讲述科研经历与人生故事,感召引领青年学子传承弘扬科学精神、矢志爱国奋斗。

住土屋、喝咸水、点油灯,回忆半个世纪前的场景,樊锦诗讲述了自己初见敦煌、选择敦煌、坚守敦煌的心路历程。

从1963年大学毕业踏上去往西部的列车开始,82岁的樊锦诗已经守护了敦煌57年。“我不止一次产生离开敦煌的想法,但想起前辈们当年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开创了敦煌事业,我越来越认识到敦煌莫高窟的保护、研究和弘扬是一项非同一般的崇高事业。”最终,樊锦诗选择留在敦煌。

“我白天想的是敦煌,晚上梦到的还是敦煌。”从编撰石窟考古报告、建立数字敦煌资源库到寻求文物保护与开放利用的平衡,在研究和保护敦煌石窟的路上,樊锦诗从未停下脚步。

报告的最后,樊锦诗的话令人感动:“我是一个大大咧咧的人,对生活中的穿衣、饮食、住房、名利都不在乎,心中只有一件事就是敦煌石窟。能为敦煌做一点事,是我最大的喜悦、最大的安慰、最大的幸福。”

同样已是耄耋之年,戚发轫参与并见证了中国航天事业60余年的发展历程。他与听众分享了我国老一辈航天人在一穷二白并且面临技术封锁的严峻形势下咬紧牙关坚持自主研发的故事。

1992年,59岁的戚发轫被任命为神舟飞船总设计师。“我再过一年该退休了,载人航天人命关天,现在让我做这件事,确实压力很大。”但是面对国家需要,戚发轫毅然接受了这项任务。

科学家精神的核心是爱国。在戚发轫看来,作为年轻人“要有一个强国梦,要爱这个国家、这个事业、这个岗位和这个团队”,“每个人把自己的岗位工作做好了,就是爱国”。

樊锦诗和戚发轫的人生故事,让现场聆听的师生备受鼓舞。清华大学化工系博士生王景元说:“科学家精神的核心就是不忘初心的爱国情怀,这种科学家精神是年轻人需要追随的方向和旗帜。”

据了解,今年全国宣讲教育领导小组将以往的“一场报告会”拓展为“学风建设宣传月”。活动期间各地各高校共同开展“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2020年演出季、学风传承系列活动、“最美科技工作者进校园、进院所”、院士传记赠书等活动,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崇尚创新、尊重人才、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氛围。

《中国科学报》 (2020-11-23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烧毁的卫星正在污染大气 数百个包含种族歧视的植物名称将被改变
平均每棵树干中都有超过1万亿个微生物 野外回归的墨脱百合在原生地首次开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