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韩扬眉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0-11-20
选择字号:
科学道德与伦理教育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中科院学部2020科技伦理研讨会在武汉召开

 

本报讯(见习记者韩扬眉)“从全国来看,我国的科学道德与伦理教育依然存在重视程度较低、教育方式单一、教育成效参差不齐、效果评价体系不健全等问题。”近日,“中国科学院学部2020科技伦理研讨会”在武汉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主任裴钢在会上直言。

他指出,科学道德和伦理教育对于科技的良性发展具有基础性和根本性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如何让科学道德与伦理教育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相关的教学体系建设和教学方法创新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与讨论。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科研诚信和伦理道德建设的重视,我国不少高校和科研机构在积极探索科研诚信与科技伦理教育的模式。例如,不少医学院构建了医学伦理教育的体系,一些理工科大学开发了富有特色的工程伦理教育课程,一些高等院校开设了学术道德和科研诚信课程。

大连理工大学教授李伦指出,在科学道德与伦理教育中,需要着力培养科技人员和理工科学生的价值敏感性、道德想象力和社会责任感,创设科技伦理意识的养成环境,建立恰当的科技伦理水平评价标准,为科学道德与伦理教育的有效性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

随着人工智能和生命科学的发展,人工智能伦理以及生命伦理教育备受关注。中国科学院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李真真表示,人工智能技术及其智能系统的发展带来了日益增多的伦理问题和日益严峻的管理挑战,人工智能伦理关注人工智能设计、开发、实施和使用所引发的伦理问题。她指出,人工智能伦理教育希望使学生提高伦理敏感性和养成伦理意识,面对学术或职业伦理困境时有能力做出评估和判断、做出负责任的选择,践行负责任的研究和创新。

从对我国生命科技领域科研人员伦理意识等方面的调研分析出发,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彭耀进表示,科研人员的伦理意识是决定生命科技领域伦理治理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加强研究人员的伦理教育是提升该群体科学道德、伦理意识的有效手段。

本次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规范与伦理研究支撑中心承办。

多年来,科技伦理研讨会已成为国内科学道德与科技伦理的高层次交流平台和政策建议采集平台。

《中国科学报》 (2020-11-20 第4版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