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顾金亮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0-11-5
选择字号:
陈景润晚年:数学研究与病魔抗争并行

▲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1993年11月16日关于陈景润近况的汇报

▲1993年11月13日陈景润致中国科学院周光召院长以及数学研究所龙以明信顾金亮藏

■顾金亮

在中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的声誉是顶天立地的。“顶天”是指,他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领域中取得“1+2”的杰出贡献,成为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上的里程碑,享誉中外。“立地”是指陈景润是中国老百姓心目中知名度最高的科学家,堪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且代代相传。1978年1月,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的发表如同按下了那个科学春天的触发器,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形成一股经久不衰的“陈景润热”。他被这股旋风牵引,从清寂的数学世界中分身,在热闹的大众生活中扮演各种角色。邀请他作报告的单位排成了长队。他去山东、去安徽、去河南、去湖北、去贵州……人们似乎并不在乎能不能听懂他那南方口音极重的普通话,只要能请到他就满足了。报纸、刊物也纷纷请陈景润写文章,青年报约请陈景润“与青年人谈理想”;体育刊物约请陈景润谈“做一个科学家要身体好”;省报约请陈景润“与青年同志们谈学习”……还有全国各地寄给陈景润的信件等着他拆看,一个又一个从外地赶来的青年要面见他,要跟他学数学,跟他探讨“哥德巴赫猜想”问题。总之,在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下,陈景润被赋予了太多的社会意义。

陈景润被世人广为传颂的事迹除了他对数学如痴如醉的迷恋、热爱和执着追求外,还有他晚年与病魔的顽强搏斗,在病中坚持工作。由于长期的清贫生活和过度劳累,陈景润体质一直很差,1984年又因为一场交通事故引发了帕金森氏症,从此他开启了数学研究和与病魔抗争并行的生活模式。党和政府以及有关部门对陈景润的健康状况和疾病治疗高度重视,并全力解决实际问题。陈景润曾住过309医院、北京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北医三院、宣武医院、广安门医院、中关村医院等,得到了良好的治疗和护理。福建省委、省政府和福州市委、市政府曾两次邀请陈景润到福建中医学院治疗,表达了家乡父老乡亲对他的关心和敬重。在第二次赴福州治疗期间,1993年5月20日,福建省还专门举行仪式,为陈景润庆贺60岁生日(陈景润的生日是5月22日)。经过福建中医学院的精心治疗和悉心护理,陈景润的病情有了明显好转,确属不易。为此,在数学研究所的建议下,1993年6月24日中国科学院以周光召院长的名义给福建省委、省政府以及省委书记陈光毅、省长贾庆林写了一封感谢信。

但当时帕金森氏症在世界范围内尚属顽症,1993年10月陈景润的病情又出现了一些反复,以至于体重下降到55公斤,走路必须有人搀扶,睁眼困难,各有关方面都对陈景润下一步的治疗方案心急如焚,中国科学院与福建省更是频繁磋商。但作为“主角”的陈景润似乎对自己的病情无动于衷,他于1993年11月13日给中国科学院周光召院长以及数学研究所龙以明所长等写了一封信。信中简要回顾了自己的治病过程,特别述及邓小平对他的关心和爱护。1981年,为了减轻陈景润成名之后社会活动增加、不能专心科研工作的苦恼,邓小平曾亲笔批示:“可否为其配一秘书,以分其劳?”在这样的背景下,李小凝——他的父亲李尚杰在“文革”中曾任陈景润当时所在的数学研究所五学科研究室党支部书记,对陈景润的境遇深表同情并关爱有加——即被安排做陈景润的秘书。陈景润在信中说:

“李小凝……不仅使我在病中继续从事学术活动……还敦请民间针灸专家和搜寻验方,得以使我从1987年春走出医院病房……我的病况曾一度明显好转。在这种情况下,1990年底李小凝提出请求自费出国学习,我即表示同意……现获悉李小凝已回国,我恳切请求院、所领导能再派李小凝同志担任我的秘书(况且我已两年未招研究生,处理学术函件十分困难),以使我在病中学术活动得以继续,更为重要的是可以进一步加强协调医疗措施,以加快我患病之躯早日康复。”

这封信的正文系打印,落款系用钢笔手写,字迹潦草,笔画蜿蜒,如果不是另外有人用铅笔在旁边加以注释,“陈景润 1993年11月13日”寥寥数字几乎不能辨识——这显然是深受帕金森氏症折磨的陈景润的手迹!身体尚未康复甚至已经出现恶化倾向的陈景润用颤抖的手坚定地握着笔,清晰地表达了自己念兹在兹的唯一愿望——“恳请再派李小凝担任我的秘书,以使我在病中学术活动得以继续”。

《中国科学报》 (2020-11-05 第5版 文化周刊)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