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彬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0-11-3
选择字号:
航空航天类高校代表齐聚南航,只为探讨一个问题——
课程思政:如何“教之以事而喻诸德”

 

■本报记者 陈彬

1999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吴松全当时还是一位博士生。那年“十一”假期前的最后一节课,他的很多同学都选择了请假甚至逃课,因为这样加上随之而来的假期,“基本等于休了一个暑假”。

然而,就是在那节少了很多同学的课上,他的导师拿出了自己在苏联求学时的课堂笔记给学生们传看。“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内容,正面写完背面写,铅笔写完钢笔写,甚至还有早已看不到的羽毛笔……”

“那时国力贫穷,但穷则思变,而改变落后的祖国,只能靠科技报国。那天课堂上的所有人都把老师的话牢牢记到了今天。”吴松全说。

讲述这段往事时,吴松全正站在由中国航空学会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同主办的首届全国航空航天类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论坛上。“多年后我才意识到,那时老师给我们进行了一次多么生动的‘课程思政’。”他说。

只是,时间已经过去了20多年,当初个别教师在课堂上的“苦口婆心”,早已变成一场遍及国内高校的课程思政热潮。然而,面对新一代的大学生,作为课程思政实施主体的高校教师,还能做到“勇立潮头”吗?

这也是在此次改革论坛上,与会专家最为关心的一个问题。

老问题?新问题?

“课程思政”作为一个正式的概念在高等教育领域出现应该是2014年前后。自此之后,该概念的外延在不断扩展,内涵也不断丰富。然而,时至今日,对于这一概念的准确定义,不同专家依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这也给了高校教师更多的解读空间。

“我个人认为,从狭义上讲,‘课程思政’就是每门课程都要共同发挥所蕴含的思想引领、政治教育功能,让学生们形成正确的‘三观’。”在发言中,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书记郑永安强调,从广义上讲,“课程思政”要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课、通识课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为主要内容,一体构建“思政同心圆”。

对此,南航副校长施大宁表示,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基础,教学的第一层次就是传授知识技艺,但仅限于此是不够的,教师应该思考怎样把学生的知识技能转变成其内在德行和精神系统的有机构成。因此,教学的第二个层次应该是在过程和方法基础上,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的教育。

“从这个角度上说,虽然课程思政尚属于‘新概念’,但其在学理基础和逻辑内涵上,与我国古代‘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的育人观念是一脉相承的。”施大宁说。

只是,这一概念目前受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及移动互联网普及化所带来的巨大影响。

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教授、教育部航空航天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杨智春表示,当前,高校学生早已经完成从互联网移民到互联网原住民的身份转化,“信息化+互联网+智能手机”的媒介环境,也使得大学课堂知识传播的职能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究竟是应该让学生把手机装进袋子,还是把课堂装进手机,这不但关系到课程思政做得怎么样,甚至关系到高校整体的课堂教学能否产生实效。”

怎样提升“厨师技艺”

谈及课程思政工作,人们常做的一个比喻是“如何将思政之盐溶入课程之汤中”。而要想将这份“汤”调出鲜美的味道,除了要有货真价实的“盐”之外,“厨师”的手艺如何是至关重要的,但如何才能提高“厨师”的手艺呢?

吴松全表示,目前在高等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包括长准聘制在内的人事制度改革,对于教师的课程思政会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

“教师在课堂上讲还是不讲、讲多还是讲少,很多时候取决于我们的绩效管理。”吴松全说,换言之,目前教师的日常付出,以及其所获得的成就感、幸福感与学生在思政方面表现之间的关联性并不强,也没有形成一个单独的架构体系。

据了解,目前国内一些高校已经开始进行了一些探索。“教师在立德树人方面的贡献往往具有隐形性和长远性,要将这些贡献体现在当下的评价体系中,还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我们需要探索其中的内在规律。”吴松全说。

除此之外,在发言中也有学者提出,针对一些非思政课教师,还要通过思政建设平台、教师发展中心等机构,为他们提供一些方法论层面的指导,以帮助其重新构建课程结构,乃至于提供相应的课程资源。

在吴松全看来,针对某件涉及社情、国情的时事新闻,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评述和引导,这对于教师而言是最难的一件事。

“如果学生面对面地问起,老师该怎么办?”他表示,目前比较适合的方式是及时预警。“如果遇到类似事件发生,我们提前会通过邮箱等方式,给老师一些言简意赅的方法,告知其如何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学生能够多元化地看待问题,防止出现学生对新闻事件的片面理解和情绪化反应。”

课程思政的植入点

物理课和思政课,这两者之间是否有相同之处呢?

作为有多年物理课授课经验的“老教师”,施大宁给出了回答:“思想政治工作是帮助学生树立理想信念、价值理念和道德观念,物理课的核心要义是‘明天理、悟人道、促进步’。”他坦言,从这个角度看,物理课和思政工作看似相隔万里,实则“心意相通”。

这种在培养理念和目标上的相通性,也就决定了以物理学为代表的大量理工类课程,其实是具备开展课程思政的基础的。

日本教育学家佐藤学曾说过:“教师在课堂上要做的无非就是三件事,一是倾听,二是串联,三是反刍。”在杨智春看来,所谓的“串联”,就是将学生原有的知识或者经验与新知识关联起来,将知识与社会生活、方法及规律、学科/专业的思想与价值串联起来,形成一个知识和价值的体系,而这一过程,正是课程思政的植入点。

施大宁以物理学中的一个常见分支——混沌学为例,针对如何在物理学的讲授中进行课程思政作了具体讲解。

“最初,人们认为通过牛顿的经典力学公式,可以进行中长期天气预报,但在求解过程中发现,初始条件的一点微小变化,就会导致完全不同的天气。由此,混沌学这一物理学分支诞生。”施大宁说,混沌学的物理学特性,其实暗合着中国古代文化中,“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缪以千里”的做人哲理。

更重要的是,混沌学洞见了个体的随机性与整体的稳定性之间矛盾关系里的深刻涵义。施大宁表示,如果将这一关系投射到社会层面,就会发现社会的本质其实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联。如果没有关联,个体的人就会处在“自然状态”下,毫无规则和秩序可言,整个社会也就会解体。

“寻找所在学科与思政教育之间的暗合关系,将其用摆事实的方式展现给学生,这就是课程思政,尤其是理工科的课程思政工作的基本思路。”施大宁说。

《中国科学报》 (2020-11-03 第6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