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之康 袁一雪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0-1-8
选择字号:
研究生自杀背后:异化的师生关系

 

■本报记者 王之康 袁一雪

1月5日,南京邮电大学关于研究生意外死亡的通报迅速引发舆论关注。

通报称,2019年12月26日晨,该校发现材料学院2017级一硕士研究生意外死亡。针对调查过程中反映出的该研究生导师张某的相关问题,该校依据相关规定,已于1月1日取消张某研究生导师资格。

师生关系再度引发关注

一石激起千层浪。

在国内青年学生群体比较集中的社交平台“知乎”上,有的人站在研究生的角度,为死者鸣不平。比如一位匿名用户就这样写道:“室友亲眼看见死亡学生的妈妈在学校里撕心裂肺地哭……养了二十几年的儿子,快过年了一下子没了,有多痛啊!”

也有人对层出不穷的研究生自杀事件后,相关学校“事后诸葛亮”的处理方式表示不满。有匿名用户就跟帖表示,“就算处理了这个老师,也只局限于告慰这位学生,待风平浪静后,还会有其他学校的问题导师出现……”

还有网友站在舆论的中立方,希望可以辩证地看待此事。答主“董然”写道:导师只是导火索,这样的学生到社会上,还会有更多的导火索。现在单纯追究导师的责任,并不是减少这类事情发生的良方……我们可以制造一个更温和、更积极的舆论导向,而不是盲目地去鼓吹同归于尽、鱼死网破。

这一悲剧再次提出深切的拷问:为何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会落到如此地步?“正常”的师生关系还能存在吗?研究生的心理健康该如何守护?

师生关系异化为雇佣、人伦关系

近几年,由于研究生和导师关系紧张而导致学生抑郁甚至自杀的悲剧,在国内并不鲜见。

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操太圣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师生关系紧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一些老师和学生由于沟通不畅而导致关系紧张,这属于沟通技巧方面的问题;其次,一些老师和学生故意不好好沟通交流,他们可能会因为各自的私利去利用对方和控制对方,其结果自然导致关系紧张。“相对来说,因为师生权力上的差异,导师利用和控制学生的可能性更大一些。”操太圣说。

操太圣还指出,“师生关系紧张跟现在的学术生态也有一些关系,如心态浮躁、急功近利、学术商品化、考核标准化等。在这种环境下,师生关系很容易异化为老板与打工者之间的关系,双方在产出方面容易产生矛盾和冲突。”

对此,同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副所长张端鸿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也发表了类似观点:出现这一状况的最根本原因在于,现代法律框架下的师生关系、导学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异化为雇佣关系、人伦关系。

“的确有部分教育观念比较陈旧的导师,依然将导学关系看做传统的类似于血缘、亲属性质的人伦关系。他们认为研究生作为学生,在尊敬导师之外,理应为其提供各种生活上的服务。”张端鸿说,这实际上是违背现代教师职业道德的。

除了师生关系异化,张端鸿认为,一些高校在导师的工作条件、支持性服务等方面所做的保障非常有限,部分高校还向导师收取额度不低的研究生培养费,也导致导师压力过大,并将压力传导给学生。

比如,从基本待遇保障看,除了少数“帽子”人才,很多研究生导师的薪酬待遇并不理想,他们需要在高校提供的薪酬待遇之外,通过创收保障相对体面的生活。

“这样一来,就有部分研究生参与导师的创收行为,使导学关系异化为一种雇佣关系。”张端鸿说,有些导师在研究生提供廉价劳动力基础上获取更高的创收收益,“由此,双方的矛盾就会激化”。

惩罚措施不能只是“马后炮”

我国曾多次出台相关文件,约束导师行为,比如《教育部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旨在约束导师行为、缓解师生关系。很多省份和高校也都因地制宜,陆续出台了系列文件来落实相关文件精神。

“但是,这些文件总体上仍然属于软约束。”张端鸿直言,事情发生了,各种惩罚措施才陆续跟上来。

张端鸿认为,研究生参与导师课题组研究,导师不能将其作为廉价劳动力来使用。让研究生参与科研是导师的一种培养方式,但导师并不能将参与科研和培养画等号,而是要将其看做一种有偿劳动,按照市场酬劳来支付报酬。“尤其是,很多导师的科研项目并非只有基础科研,还有一些来自企业界的科研项目,更应按照市场酬劳来支付。”鉴于此,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各高校应该制定相关规范,用法律和规章制度确保在师生地位不对等的情况下,学生权利不受侵害。

“此外,这些法律和规章制度一定要在导师的义务、责任以及惩罚措施方面有更多明确规定,这样才更有可操作性。”张端鸿说,目前的问题在于很多规范都太虚,教育执法力度太弱。

当然,对于无视相关文件、“谩骂压榨、人格侮辱”研究生的导师,学生也不能太软弱,要勇敢地说“不”,向学校反映其不端行为。

事实上,2018年出台的《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明确实行师德失范“一票否决”,对于有严重侵害学生行为的,一经查实,要撤销其所获荣誉、称号,依法依规撤销教师资格、解除教师职务、清除出教师队伍。最近,也有高校教师因为不端行为而被学生曝光,导致教师资格被撤销,并受到相应惩罚。

不过,张端鸿也认为,从导师角度看,高校也应关注其生存困境,以防他们在缺少支持的情况下“病急乱投医”,成为师生关系异化的导火索。

研究生抑郁率比一般人群高6倍

事实上,当下整个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2014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报告就曾指出,生物科学研究生中有43%~46%的人感到抑郁;2015年亚利桑那大学的一份报告则指出,大多数博士生称承受了“高于平均水平”或“巨大”的压力,并将学校与教育相关事情列为压力的最重要来源。

2018年,一份发表在《自然》上的调查报告表明,研究生患抑郁和焦虑的可能性比一般人群高6倍。其中41%的研究生达到中度或重度焦虑,39%的研究生则有中度至重度抑郁。

在我国,浙江工业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的一项研究发现,以浙江省为例,在被调查的500名在读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中,轻度抑郁占8.6%,中度与重度抑郁占7%。

研究生群体本身就面临较大的学业压力,容易焦虑甚至抑郁。在这样的情况下,正常、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维护研究生心理健康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遗憾的是,因为异化的师生关系,这样的悲剧还在一出出上演。逝者已矣,希望他们的离去能引发整个社会对师生关系的关注与思考,让正常的师生关系成为常态。

《中国科学报》 (2020-01-08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