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袁一雪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9-9-11
选择字号:
机甲龙虎斗

 

“交龙”战队2018 年全国总决赛出征前合影

 


 

2019 年,华南理工大学获得南部分区赛冠军后的合影

■本报记者 袁一雪

今年央视“开学第一课”上,华南理工大学的“华南虎”与上海交通大学的“交龙”在荧屏上一展机甲雄风。

节目中,这两支曾经在RoboMaster比赛中获取佳绩的队伍,在一座巨大沙盘上展开了一场以救援为主题的比赛。比赛要求在三分钟之内完成从组装机器人到救援成功的全部程序。两支队伍的六名选手,先展示了他们高超的组装技巧,再操纵机器人,为观众进行了一场从清除障碍、搭桥、能量弹攻击、自动巡航,到营救的全流程展示。

这场精彩的对战让荧屏外的家长与学生对对抗性机器人竞赛有了新的认识,也让人对这两支高校队伍产生了兴趣。

一龙一虎

“华南虎”创立于2001年,虽然成立至今,曾因为一些原因暂停过比赛,但在2014年恢复比赛后,这支队伍先后拿下了2016年全国Robomaster赛事季军,及2017和2018年的全国总冠军。

相较而言,“交龙”是一支比较年轻的队伍。除却一些小型比赛,2015年,上海交通大学在参加全国Robomaster赛事的时候使用过这个名字,但那支队伍在比赛结束后就解散了。直到2016年11月,队伍被重建,并于2018年春季准备参赛时正式更名为“交龙”,沿用至今。虽然年龄不大,但是“交龙”也曾在2017年和2018年获得全国二等奖,今年获得了总决赛亚军和特等奖的好成绩。

事实上,这次电视上的碰面也不是两所学校的首次相遇。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2018届本科生欧政熠是去年“交龙”队的副队长,他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自己之前和“华南虎”战队在拍摄一档真人秀时就曾相遇,“当时,我们这支队伍还是大赛新军,对冠军队的技术非常羡慕”。

其实,真正的机甲战斗远比在“开学第一课”上表演的更激烈,虽然荧屏上只有三个人进行比赛,但实际上每支机甲战队都由20~50人组成。“这些人员包括两部分,即负责机械、电控、视觉、人工智能的技术人员,以及负责宣传、财务管理、招商等事务的运营人员,整个队伍的成员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2015级机械工程卓越双语班学生禤俊鹏告诉《中国科学报》。

历经风雨

维持这样一支高水平的队伍并不容易。禤俊鹏虽未亲身经历,但却听闻,“华南虎”在组建初期,因为没有被外界认可,所以备战条件颇为艰苦。“那时的队员在教学楼的天台进行设备调试,资金有限,设备与物资都十分缺乏,连招新都困难。”

但没有人轻言放弃,华南理工大学一代又一代师生凭借一腔热血克服困难,在艰苦的条件下创造出了优秀的成绩。“没有前人的刻苦和坚持,我们团队就没有今天这么好的资源,可以说,我们现在正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继续攀登高峰。”禤俊鹏不无感慨地说。

对于“交龙”来说,人员调配也是一大难题。“参加Robomaster赛事之前,我们一直面临着人员紧缺的问题。”欧政熠表示上一届比赛,第二年参赛的“交龙”在换届后的队员管理上遇到了很大困难,“之前的核心队员中途由于学业等原因离开,任务交接成本大,导致初期技术积累不足,方案设计时走了很多弯路,负责人思路也不够清晰,很多时间花在等待零件加工和交付上,导致调试的时间不足,机器人在比赛前不久才组装完成,只能边比赛边调试”。

面对全国大赛时,“交龙”队之前设计的机器人几乎要全部推翻重做。队员们无数次在实验室与会议室中谈论、修改、推翻,在深夜研发、测试、维修。

“争吵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会有第三方从中调解,然后大家会心平气和地讨论并拿出对队伍有利的方案。”去年“交龙”队队长、目前读研二的上海交大微电子系的林炳辉说。

同样的争论也出现在“华南虎”队中。“大家出发点都是为队伍好,而且这种争吵一般都能当场解决,实在不行队员、组长、队长从中介入,最终定论,使问题得到解决。”禤俊鹏说。

有争吵也有温情,半夜将因加班而伤到手的队友送到医院,把宵夜留给最后才来的队员……浓浓的“战友情”才是队伍中的主旋律。

多方的磨合最终让两支队伍成为全国强队。对于他们而言,队伍真正面临的困难还是来自技术层面。“对我而言,最难的是创新和稳定性之间的权衡。没有创新性能就到不了极致,成绩无法突破,但是技术的革新又需要长期的测试来保证机器人的稳定性。每次赛前,队员都会对照各台机器人的赛前检查清单,把每一项都过一遍。”林炳辉回忆说,“此外,赛场上的战术配合也十分重要。”2017赛季时,“交龙”要在分区赛时打败当年的全国季军太原工业学院才能进入四强。他们的机甲战车性能不如对手,却最终采用“田忌赛马”的战术,拖住对方的最强战力后,以最后十秒钟用三发小弹丸绝杀了太原工业学院。

“适应比赛很重要。”禤俊鹏说。因为只有在真实的比赛环境下,才能够体现出哪些技术要点是最重要的。比如,经常会出现某个兵种的某个功能在比赛现场才体现出具备决定比赛胜负的能力,而这些技术要点只有极少数队伍才能在赛前就预见到,并有针对性地去研发。

发光的印记

当“开学第一课”中“华南虎”与“交龙”的对战完成,主持人撒贝宁说:“在对某个专业产生贡献之前,兴趣是最好的推动力,通过这样的机器人对抗赛,一定会有更多人对科技产生兴趣。”

的确如此。禤俊鹏就是因为兴趣加入了机器人战队的:“我当初加入华南虎机器人战队的想法特简单,就是觉得战队做的这些机器人好帅,我想去做机器人,也想带着自己的作品登上闪耀的舞台,我们理工科的学生不只是整天闷在实验室搞技术,还可以走进聚光灯下,展示自我。”同样,林炳辉也是因为对机器人的热爱加入了“交龙”,自己写的程序能控制机器人动起来,这让他特别有成就感。

此次参加“开学第一课”的录制,禤俊鹏说,他最希望告诉电视机前观看的弟弟妹妹们,面对荣誉,还是要保持谦卑,放低姿态,一个人的层次不会因为外界的肯定和夸奖而提高。“我自己很清楚,我还是那个我,不会因为上了电视就一下变得更厉害了,所以还是要看淡荣誉,保持一颗感恩、谦虚的心,继续努力奋斗。”

欧政熠则对自己所在的“交龙”战队的进步充满了感慨,“交龙”曾是新军,通过两年的努力、经过了无数的坎坷和磨练才进入到全国最强的队伍之列、参与节目的录制,只有不断努力才会变得更强。“那些经历的辛苦与坎坷,终将成为大学生活中闪闪发光的印记。”

《中国科学报》 (2019-09-11 第8版 校园)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