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彬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9-9-6
选择字号:
提升教师工资,应加强“中位数”考量

 

■陈彬

教师节前夕,教育部于9月3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提到,近年来我国教师工资有大幅度提升,在全国19大行业中的排名由上世纪80年代的倒数后三位,提升到目前的第7位。这一表述受到了公众的普遍关注。

毫无疑问,近年教师工资福利支出的提升,对于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而言是一件好事。但是,所谓“教师工资”究竟指的是什么?

当我们在评价或对比不同数值的变化时,常用的数值统计方式有三种,即总量、平均值和中位值。此次的“教师工资”,究竟是以上三种数值中的哪一种呢?至少从目前公开的媒体报道中,笔者并未找到答案。

模糊的表述带来的必然是模糊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这三种统计学概念间的区别极为明显——在目前国内教育规模持续扩张的背景下,教师工资总量的提升并不令人意外;相比之下,“平均工资”在衡量教师实际收入方面更具参考价值,但该计算方式也有问题,即受极端数值的影响巨大。至于能规避这一影响、相对也更加合理的中位值计算法,似乎从来没有在相关部门的评价中使用过……

若将当前不同教师群体按“底薪”“中薪”和“高薪”划分,有统计数字显示,目前“底薪”教师群体(以农村教师、不在编教师为主)的月工资一般只有2000~4500元,中薪群体(普通城镇教师为主)可到4500~8000元,而高薪群体(一线城市高职称教师为主)则在8000~30000元之间。

这一数据未必十分准确,但足以反映出目前不同教师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问题。

再以高校教师群体为例,有数据显示,高校教授群体中,收入最高的10%与收入最低的10%,其收入差距达到5.9倍。在同一职称内部,讲师中最高收入者收入是最低收入者收入的25倍。

不同区域和层次的学校、不同群体教师之间,存在一定的收入差距难以避免。但当这一差距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带来群体内部的某些不良情绪,即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然而,这些状况仅凭所谓的总量以及平均数统计是难以体现的,能对其有所反映的,恰恰是被我们忽略的中位数统计。

因此,在目前的教育环境下,简单的“平均数”思维已经不再适合对教师群体福利支出的评价。我们需要的是更加深入到教师群体中,关注更为广大的“中位数”教师群体的收入情况。这一工作要比简单的“平均数”算法更为复杂,但对于当前的教育事业发展而言则更具意义。

《中国科学报》 (2019-09-06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