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温才妃 聂际慈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9-9-4
选择字号:
诗中芳华,教与你知

 

叶嘉莹先生与参加总决赛的选手面对面

借助统编教材修订、“迦陵杯·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的契机,陈洪看到了一丝曙光,而曙光背后是大学的发力,“大学教育不应和中小学教育脱节,在某种程度上,大学要发挥好引领作用,诗词教育从青少年抓起”。

■本报记者 温才妃 通讯员 聂际慈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见识过央视《中国诗词大会》选手的博文广识,欣赏过《朗读者》嘉宾吟诗的饱满深情,您可曾想过,有一天,诗词教育也会被搬上擂台?

8月22日至24日,首届“迦陵杯·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全国总决赛在南开大学举行,这是目前国内唯一面向中小学在职教师、以古典诗词讲解教学为主要内容的国家级赛事。

自3月15日开赛以来,全国有近万名教师报名参加初赛,共210位优秀教师最终脱颖而出,进入总决赛,在南开的讲台上一展风采。

举世一人而已

比赛的一项内容要求教师在30分钟内给20名学生上一堂诗歌讲解课,不仅要解释清楚诗歌的含义,还要体现诗歌之美。

在教学上追求“完美”的福建上杭县实验小学语文教师伍喜强,似乎对当天的表现“小有遗憾”。“要是再给我一分钟,完成学生汇报,这堂课就完美了,可惜时间到了……”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对于伍喜强来说,参赛最大的收获之一是见到了迦陵先生。“迦陵”是南开大学终身校董、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叶嘉莹的别号。

一开始接到比赛通知,看到“迦陵杯”,伍喜强并没有马上反应过来“迦陵”是叶嘉莹。怀揣着一颗好奇心,伍喜强上网搜索“迦陵”,结果“一发不可收拾”,“那天晚上,我看叶嘉莹先生的故事,看到了凌晨2点”。

叶嘉莹,中国古典文化的传灯人。诗词给了她力量,一个承习“旧道德,新知识”家教的女子,在诗词中展开了自己多难、真实而审美的一生。站在通往诗词王国的道路上,叶嘉莹诲人不倦、度人无数。

“她的诗歌足迹遍及全球,从幼儿园到大学、从海峡两岸到欧美国家,把诗歌与教育融合,举世一人而已。”南开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讲席教授、大赛学术委员会主任陈洪如是说。

1979年,叶嘉莹到南开任教,后担任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2018年、2019年,她先后捐资1857万元、1711万元,用于设立、建设“迦陵基金”,志在全球范围内推广与弘扬传统诗词文化。

在南开八里台校区有一座四合院式的中式书院,名为“迦陵学舍”,以叶嘉莹的号定名,这也是继陈省身先生后,南开第二次为学术大家修建的“学舍”。

放眼国内高校,在诗词文化与教育的融合上,南开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他们有“举世一人而已”的叶嘉莹,还承接了目前国内文科最大的课题——中华诗教传统研究和传播。在这项课题中,参与高校多达十几所,并由大学延伸至中小学。

比赛期间,95岁高龄的叶嘉莹来到她40年前首次归国执教的南开阶梯教室——八里台校区主楼111教室,与参加总决赛的选手面对面。结合自己的诗作,她向选手们讲述了自己对国家民族、对传统文化、对诗教传承的执着深情。

动情处,叶嘉莹与大家一同齐声高诵:“中华诗教播瀛寰,李杜高峰许再攀。喜见旧邦新气象,要挥彩笔写江山。”

传奇人物出现在自己面前,对于伍喜强来说又是一个激动的“不眠夜”。

声音里有诗歌一半的生命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吟诵在古代,如同识字、写字一样,是文人的一项基本技能。

据称,凡诗文皆可吟诵,历代的歌诗(诗、骚、乐府、词、曲等)在不能歌之后,用吟诵之法传承。凡文人皆会吟诵、唱和酬答,教育学习,皆用吟诵。声律之美对于体会诗歌精微、打动人心之处有独特功效。也因此,历史上出现了很多吟诵名家,如谢安、王阳明等。

吟诵有一定规律,远不止弄懂“平平仄仄仄平平”这么简单,传世至今,能够做好吟诵的人并不多。在当代,叶嘉莹就是其中一位。她的吟诵师从伯父,吟诵也是她大力倡导的诗词传承形式。

总决赛中除了笔试、现场观摩课的比拼之外,还考查诵读。大赛首次引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中华诗教’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的阶段性成果——中文诗词智能评测系统。

据合作研发团队“最美诵读”的技术负责人郭晓文介绍,该系统采用深度学习为基础的智能语音引擎,从诗词韵律、词字正音、多音字校准等多维度进行测评,充分体现了叶嘉莹提出的“声音里有诗歌一半的生命”的诗教观念。

从2014年起,“最美诵读”团队与南开合作,致力于抢救性收集私塾老先生的录音。在合作中,双方发现,学校有很好的学术规则,但可量化、标准化成为一大困扰;企业有很好的技术,但却找不到结合点。于是,去年双方一拍即合,“把最古老的诗歌和最现代的AI技术结合起来。”郭晓文说。

该系统分为大赛级和训练级。比赛之外,在微信中安装相关小程序,参赛选手即可在平时练习、评测,跟着示范音进行比对,字音不准、节奏不对会相应扣分,由系统生成最后的成绩。

贵阳市乌当区实验小学语文教师蒋贻隆与《中国科学报》分享了一个备赛小故事。听到蒋贻隆在里屋练习,他的两个小外甥放下了手边的网络游戏,专心致志地看他读诗。尤其是看到系统打分时,两个孩子兴奋不已。结束后,两个孩子吵着要跟“舅舅学读诗”。“由此可见,诵读之于当代中小学诗词教育的魅力。”蒋贻隆说。

如今不少吟诵已失传100多年,将吟诵传承下去,也是叶嘉莹最后的心愿。蒋贻隆犹记,“叶嘉莹先生曾说,我生怕百年之后去另一个世界,见到李白、杜甫、辛弃疾,有愧于他们,没有将自己所领悟传于后世学习,没有将吟诵传承下去。”

蒋贻隆认为,青年教师应该有传承的责任。“中国人应该有‘闻过书香的鼻,看过字画的眼,吟过唐诗的嘴’。这是当代中小学教育应该大力倡导的事。”

入门须正,立志须高

虽然说“声音里有诗歌一半的生命”,但大赛更深层次的目的在于促进诗词文化与教育的融合。

诗词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突出方面,其数量之大、影响之广,构成了中华文明的特色、强项。近年来,《中国诗词大会》等以诗词为主题的节目,在诗词的普及层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诗词文化与教育走向纵深处,陈洪认为有两方面亟待完善。

“首先是提高,从前人们关注的是诗词的背诵、记忆,现在我们要侧重理解,尤其是诗词怎样对一个人的人格、精神世界发挥独特作用。教师作为重要的传播群体,怎样脱颖而出,成为诗词文化的推广者、示范者,是大赛的初衷之一。”陈洪说。

宋代严羽《沧浪诗话》中表明,无论作诗,还是诗歌批评,“入门须正,立志须高”。

陈洪解释,“入门须正”,要求教师给学生传授的知识正确,这需要教师有扎实的基础,材料使用、引经据典、不同讲法的分析必须正确;“立志须高”“诗无达诂,文无定法”,很多诗词没有唯一的讲法,需要教师对诗词中微妙、精细之处有很好的体认,通过艺术性的讲解传达给学生。这就对师资提出了较高要求,而借助大赛提升师资水平,是一种有效的途经。

“其次是改善。”陈洪解释,大型体育比赛结束后,90%的评论是国骂;新诗写作呈现鄙俗、猥琐之风等。由于互联网普及、自媒体出现带来的文化向下倾向,让陈洪产生深深的紧迫感。“应把传统文化中的正能量元素挖掘出来,用诗词树立正气。”

借助统编教材修订、“迦陵杯·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的契机,陈洪看到了一丝曙光,而曙光背后是大学的发力,“大学教育不应和中小学教育脱节,在某种程度上,大学要发挥好引领作用,诗词教育从青少年抓起”。

《中国科学报》 (2019-09-04 第6版 人文)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