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荣建 刘锋杰 陈国安 李可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9-8-21
选择字号:
光影里的大学,大学中的记忆

郭刚制图

 

编者按

再过不久,2019年的新学期就将开学了。在进入大学之前,人们对于大学生活的认知除了口口相传之外,一个重要的接触渠道便是影视剧。通过光影技术,不同年代的校园生活得以艺术化地展现在人们面前,从某种角度说,小小的荧屏也成为很多人大学回忆的一部分。

此外,在影视剧的创作中,真实的大学校园往往成了拍摄的取景地。于是,那些校园中极具代表性的历史建筑与风物,也就或主动或被动地走进了大众的视线。

时间:上世纪80年代初

一部作品:《女大学生宿舍》

20世纪80年代初的一天,“东南大学”中文系205号女生宿舍住进了五名新生。这五位不同身世、不同性格的女大学生,在同一个屋檐下碰撞磨合,她们的青春与生活、友谊与信任,共同谱写出上世纪80年代独特的大学校园文化。

这便是上映于1983年的故事片《女大学生宿舍》的故事梗概。与当下众多青春题材电影不同,这部电影没有把爱情作为主要表现内容,在风格上不是轻松的喜剧,而是富有时代使命感的正剧。年轻人的朝气蓬勃、充满活力是没有年代差异的,但影片还是呈现出了属于那个年代青年学子身上的那种勇于担当的精神。

上世纪80年代初是一个个刚刚结束“文革”,一切都欣欣向荣的时代。此时,距离所谓的“教育大众化”还颇有些时日,大学生依然属于“天之骄子”。于是,在这群年轻的大学生心中,充满的是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每周,他们在河边野炊谈人生理想、国家发展,以演绎《哈姆雷特》《堂吉诃德》为乐。她们谈论的话题是“在居里夫人和贤妻良母之间的选择”。她们认为作为一位女性,要想被别人瞧得起,首先就要在事业上站得住,要具有超强的自信心……

这也是那个万物复苏的时代,一代大学生的精神写真。

一段回忆

自1977年到校工作,距今已过去了四十多年。在我的记忆中,上世纪80年代的老斋舍与现在相比几无变化。回廊、窗棂、阶梯、落樱缤纷,一切都充满古朴而浪漫的气息。

在武汉大学,老斋舍一直作为女生宿舍使用。上世纪70年代后,历届文学院、外语学院的女生都是这里的主人,她们清雅的气质与老斋舍相得益彰。

上世纪80年代,文学热曾席卷武大校园。清晨,女生们倚在窗前朗诵诗歌;傍晚,女生们坐在长长的阶梯上畅谈新创作的小说。老斋舍给她们的创作激情和人生理想提供了寄情于景的空间。

时至今日,武大有关诗歌朗诵的比赛仍然在老斋舍举行。时空转换,老斋舍一直静静聆听着学子们在最美好的青春岁月吟出的诗,感受着她们的友谊、梦想和情怀。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李荣建)

一处印记

上世纪80年代的大学、略显拥挤的多人宿舍、木制上下床、公共水房、石雕栏杆的阳台、古色古香的教学楼,《女大学生宿舍》实景拍摄地——武汉大学老斋舍承载了一代代武大人的记忆。

老斋舍作为武汉大学一期建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以北京故宫为蓝本的基础上,与老图书馆、文学院和法学院组成了狮子山建筑群。由建筑师开尔斯、结构师莱文斯比尔及理查德·萨克斯设计,汉协盛营造厂施工。

其正中门楼与老图书馆在一条轴线上,三排建筑顺应山势由下往上依次递减。老斋舍建筑主体利用砖和混凝土将其设计成简洁的现代平屋顶加绿色琉璃瓦挑檐,并在连接四栋建筑的罗马拱券门上加建单檐歇山式亭楼,从樱花大道看,老斋舍不像是一组居住建筑,反而更像中国传统城墙的掠影。

1929年,开尔斯赴武昌查看地形后,建设委员会进一步提出建设目标,“新校舍建筑的三个原则:坚固、避免奢华,在以上两个条件下充分表现艺术性。大学的艺术性可以代表民族,看一个国家的大学如何,可以判断该民族的艺术性如何”。

具有前瞻性的建设目标和对民族艺术性的思考,使老斋舍经历了近百年的风雨依旧散发光彩。

时间:上世纪80年代中期

一部作品:《半边楼》

“拆了一半的半边楼,还有一半没拆到头。拆掉的是腐朽,留下的是陈旧。涌动的是翘望,燃烧的是祈求……”

这是上世纪90年代初,由陕西电视台摄制的电视连续剧《半边楼》的主题曲。这部关注中国高校知识分子思想情感和生存状态的作品,在当年夺得了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和中国电视剧“飞天奖”长篇电视剧一等奖及优秀编剧奖。

故事讲述了上世纪80年代中期,西北某大学家属院一座拆了一部分的半边楼里,黄、苑、呼延、朱、马五个家庭的成员之间,因为职称评定、恋爱、婚姻等一系列人生境遇产生的情感纠葛和悲欢离合,现在已经成了“大腕”的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员杨立新,就是在出演这部电视剧后开始在全国走红。

在电视剧所反映的那个年代,中国的高校教师群体刚刚从“文革”的浩劫中恢复元气,重拾作为知识分子的尊严。他们既是曾经苦难的承担者,又天然地成为未来风气的引领者。同时,他们又不得不承受着新的苦恼——高校工作中的纷纷扰扰,下海潮带来的诱惑与坚守……这其中,有些苦恼直到今天,依然广泛存在于高校教师群体中间。从这个意义上说,《半边楼》这部近30年前的作品,依然有着一定的时代价值。

一段回忆

我1985年从西北大学毕业,来到安徽师大工作,幸运的是分在一幢较好的筒子楼里生活,住的大都是青年教师。大家住得拥挤,饭前饭后都会走出来聊天,现在想想,那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筒子楼友之间建立了不同寻常的友谊,如同战友那般铁,多年后分散各地,通个电话,见个面,都是不一般的激动与亲切。

那时的校园是宁静的,后山有黄庭坚读书处即松风阁,前门外有镜湖,应该与陶渊明的故事有关。校园里还有一处不大的荷池,鸟常语,花常开,清晨傍晚,学生们爱在这里诵读。宁静里飘过阵阵书香,何人不醉?不过,心里是热烈的,拜改革开放所赐,思想观念正经受极大挑战。

引进的西方现代派文学正改变我们的审美观念,兴起的方法论热,使我们如饥似渴地学习自然科学研究法,把“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熵定律”“测不准原理”一股脑儿用到文学研究中。“文化热”又导致反思传统文化,哲学主体论正在流行,文学本体论继之而起,弗洛伊德与精神分析学说更是如火如荼。这一切都帮我们放眼世界,再反观自身,辨析历史功过,探索心灵奥秘,建构主体身份。中文学科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重建的,我也在这样背景下成长,以至上世纪80年代成了永远的精神乡愁,颇像前辈们铭记“五四”一样的痴迷。(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刘锋杰)

一处印记

电视剧中“西北某大学”的原型,便是如今的西北大学,而“半边楼”就位于该校西北角的一处小小的院落中。该楼兴建于上世纪50年代,原是一座带直角拐弯的楼。当初用作学生宿舍,被称为学生三楼。

然而,半边楼建成不久,学校发现一条地陷带刚好从楼下穿过。后来,地基陷裂,造成楼体变形。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半边楼的楼体变形已经比较严重。无奈之下,学校只好拆除了楼体中间倾斜最为严重的部分,再对两头进行整修,学生三楼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半边楼”。

按说,这样的建筑里实在不宜住人,但那时西北大学教师宿舍实在稀缺,一些苦于无房可居的教师就大着胆子,在学生迁往新学生宿舍区后,住进了这座虽然已经倾斜、但暂时还不会坍塌的楼。

半边楼成了教职工的宿舍楼,从此感受到了尘世的烟火。狭窄拥挤的过道,动不动就会泛滥成灾的水房;那些紧紧巴巴的日子;那些能和你欢喜时共同开怀、忧伤时一起唏嘘的左邻右舍;那些在灯下读外语、改作业、写论文的艰苦而充实的岁月……一座小小的“半边楼”,折射了一个特殊的时代里整个中国知识分子的际遇、命运和心态,更成为沉淀在他们生命中永远不能忘却的岁月记忆。

时间:上世纪90年代

一部作品:《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

虽然已经成了很多“80后”大学生心中的“时代标签”,但无论是小说《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还是其后的同名电视剧,对于故事的年代背景,表现得并不明晰。即便如此,我们仍可以从一些蛛丝马迹中判断出那个年代,比如在剧中的一个情节中,男主人公李然送女主人公周蒙回家时,路边正在播放着日本电视剧《东京爱情故事》。

《东京爱情故事》1991年被引入中国,以该剧为代表,在上世纪90年代的十年间,国内引进国外电视剧目达到133部,是上世纪引进国外电视剧数量的4倍多。

这正是中国逐渐融入世界的一个缩影。而那个时代的大学生,也开始真切地看到“世界”是什么样子。

别忘了,也是在那个年代,邓小平同志刚刚在南海边上画了一个圈,随之而来的市场经济意识,也开始慢慢融进了象牙塔,深刻地触动着那些还不知该如何“安放青春”的一代大学生们。

在校园外的环境深刻变化的同时,电视剧中的主人公们,依然行走在草木葳蕤的校园林荫道,学习生活在红、青砖垒起的古朴教学楼,不禁让许多人回忆起自己的大学时代,在斑驳而青涩的记忆中,是否也有一个让你怦然心动的人、一段青葱美好的时光。

一段回忆

那年,1991年,我二十岁。9月,离开镇江,来到东吴,我带着镇江师范跟了我三年的一套家什走进苏州大学校园,成为中文系的一名本科生。

我至今仍记得自己学习的第一节课是现代文学作品选,授课老师吴培华开场明言:“大学的课堂就是讨论问题,师生讨论是平等的。所以你们可以不同意我的意见,我很鼓励你们有自己的想法。”我从中等师范毕业保送来读大学,对这番话还是感到有些吃惊。我不知道其他高中毕业的同学听了之后作何想法,因为那年是28年前的1991年。

第一次课,两节连上。当时用的教材是钱谷融先生主编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三册。第一节课自读《狂人日记》;第二节课,便开始各抒己见起来。我从此慢慢知道大学就是一个课堂里大家平等思考和讨论问题的地方。那年,我二十岁。

第一学期,快元旦的时候,时任系主任的范培松教授坐在了课堂里。那次是讲《荷花淀》,也是讨论课,我讲了水生嫂的外显动作与其内心世界。后来吴老师说,范老师对这样的讨论课大为赞赏,认为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范老师怎么激动地褒扬这样的课堂的具体情况也是后来吴老师说起的,很怀念那段时光。

岁月如梭,一晃眼,我已经做了二十四年大学老师了,而自己大学开始的第一节课仿佛就在眼前。我怀念那时的课堂,它有青春的气息:什么都敢说,什么都敢想,什么都敢问。我很希望现在坐在大学课堂里的孩子也能如我们那时,在自己的青春现场思考一些自己的问题,和老师、同窗一起平等地讨论大家共同关注的人生问题、文学问题……

又想起我大学的第一节课了。那时,我二十岁。

(苏州大学实验学校校长陈国安)

一处印记

《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在江苏苏州拍摄,其中的“江城大学”即为现实中的苏州大学,很多外景也都取自苏州大学本部。剧中,高大的树木、东西方相融合的建筑让人难以忘怀。

苏州大学的前身东吴大学,是我国最早建立的现代高等学府之一。与其所在的城市苏州一样,苏州大学是一个精巧古朴、开放包容的地方,中西融合,百年毓秀,学校中将这一点体现得最为淋漓尽致的建筑,就是被许多苏大学子、教师称为“钟楼”的建筑。

此“钟楼”非古代建筑中的“钟楼”,而是由英国建筑设计师设计建造、于1903年建成的教学主楼。该建筑以红砖勾勒框架和窗楣,青砖填充墙面,配有典型西方建筑风格的石质柱式、线脚和花饰,成为当时苏州地区规模最大的西式建筑。当时该建筑为纪念林乐知在华创办教育筹划本校所做的贡献称之为林堂,但由于其上有一大自鸣钟用以报时,故学生们也将其称作“钟楼”。

这座“钟楼”有过青葱朝气的岁月,内置的课堂、藏书室、化学实验室、生理学实验室等迎来了一批又一批学子;它接受过毕业于东吴大学法学院上海同学会副会长陈霆锐博士和他夫人的慷慨捐款;它也经历过战火纷飞的岁月,在抗战胜利后重新成为校园中学子求学的地方……“钟楼”就像每一个人,经历最美好的年华,也承受过伤痛,但它始终见证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也许学子们那一段无处安放的青春就在“钟楼”中。

时间:新世纪

一部作品:《青春斗》

1990年,一部风靡大江南北的《渴望》,让当时还只有30多岁的赵宝刚,第一次在中国的影视发展史上留下了属于自己的一笔。30年后的2019年,早已功成名就、成为知名导演的赵宝刚,用一部《青春斗》好好地纪念了一把曾经奋斗过的青春。

五名性格迥异的女孩共同进入了同一所大学。他们志趣相投,结为闺蜜。毕业后,她们又都在北京立志奋斗。其间,她们时常碰壁,经历了无数的纠葛和考验,面对困难,她们有过放弃的念头,但最终,在人生十字路口,女孩们还是寻觅到了属于自己的方向。

无须讳言,《青春斗》是一部毁誉参半的作品,但就像剧中没有一个“完美”的主人公一样,我们也没有必要过分计较一部剧的短长。在故事所反映的当下,“新新人类”早已成为校园的主体,他们的内心虽然也会有着“王慧芳”式的温柔贤淑,但更多的还是属于网络时代的快意恩仇。在这些“90后”“00后”眼中,精雕细刻的完美主义并不属于他们,为了理想只顾向前才是他们的风格。

从这个角度上说,一个“不完美”的故事,或许恰恰是这个时代大学生最“完美”的体现。

一段回忆

与绝大多数同学不同,我是在38岁“高龄”、孩子已经上小学的时候读的研究生。所以这三年的时光对我来说,显得更加备感珍惜,同时也有更多宝贵的收获。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的大学生活有些“非典型”。一方面,自己已经过了张扬的年纪;另一方面,较之那些还没有经过社会历练的“同学”,曾经工作过一段时间的我,更加珍惜在学校的时光。

在研究生的三年期间,研究所、图书馆、宿舍、食堂四点一线是我的生活常态,忙碌中带着平静。而我的身边,则是一群似乎永远都不乏青春活力的年轻人。

较之于已经步入不惑之年的我们,以及我们曾经的大学时光,这些“90后”大学生显然已经拥有了更多属于这个时代的性格,他们有着更多的想法,他们有着更充沛的精力,他们有着情绪化的一面,有着让人无奈的冲动,他们也有着属于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有着引人怜惜的简单。

如今,我的研究生生活已经结束五年了。这段时间似乎不长,但是想想五年前,甚至八年前的日子,好像离我那么遥远。研究生生活的三年时光仿佛是水晶球里的童话世界,纯净美好、遗世独立,于个人生活的周而复始里,是一处美轮美奂的存在。

团结出版社编辑室主任李可)

一处印记

电视剧《青春斗》剧中的校园场景,主要取景于北京工业大学。剧中,北工大的标志性建筑多次出现。其中,一座由五位优雅曼妙的女子体操运动员所组成的青铜雕塑,尤其吸引人们的眼球。

这座塑像矗立于北京工业大学奥林匹克体育馆前,这座体育馆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作为羽毛球和艺术体操比赛的体育场馆而被世人所熟知,这座雕塑正是为了契合艺术体操赛事而设计制作的。它通过优美的艺术形象,彰显了艺术体操运动“刚柔并济”的内涵。尽管北京奥运会已经过去11个年头,它蕴含着的“人文奥运”精神仍具有十足的感染力。

这座雕塑不仅对艺术体操体育项目进行了全新阐释,也充分强调了奥运精神与校园文化的结合。一直以来,北京工业大学都将“不息为体,日新为道”作为校训,目的就是激励学生艰苦拼搏、追求卓越。这座女子体操雕塑正是通过对体操动作精致的刻画,展示了艺术体操运动员蓬勃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这座静立在北京工业大学的雕塑,不仅承载着北京奥运会带来的种种感动与回忆,也将鼓舞北工大师生不断进取,在未来勇于攀登新的科学高峰。

本版除“一段回忆”文章外,其余内容均由本报记者整理

《中国科学报》 (2019-08-21 第6版 人文)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双星计划”:开启中国空间科学新纪元 河西走廊内陆河出山径流研究揭示新趋势
金星缺水的原因,找到了? 科学家描绘低质量系外行星大气逃逸新图象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