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宇宁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9-8-19
选择字号:
摸清“底细”才能选准科研方向

 

张宇宁

科研方向的调研和选择是做好研究的重中之重,需要本科生高度重视并进行全面详细的调研、思考和论证。兴趣的确是最好的动力,但在本科生确定真正的兴趣之前,需要对所感兴趣的事物做一番充分、彻底的调研和了解。否则,当真正的机会来临之时,就会畏首畏尾、裹足不前。首先,本文将科研方向大致归为三个大类,并详细给出了每个大类的特征和例子。其次,对上述三个大类所需的外部、内部条件进行了详细梳理和分析。最后,基于上述分析提出本科生进行科研方向选择时的一些原则和建议。

一般而言,我们可以将大部分科研工作归纳为以下三个大类。

第一大类科研工作的核心特征是探索未知的重要客观规律。这一类研究旨在探索人类知识宝库中尚未被清晰认识的重要规律。例如,近期多个国家发布了火星探测计划,旨在通过发射火星探测器,对火星的详细特征进行更深入的了解,这便是人类对于未知的太空领域的执着探索。再比如,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预测了光在引力场作用下可以发生弯曲并被宇宙观测所证实,这使得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更进了一步。除此以外,生活中有很多例子也非常值得本科生关注,例如雨滴落入水中所引起的水池表面的飞溅过程。上述司空见惯的生活细节实际上也包含着很多深刻的、尚未被充分认识的科学道理。同理,往厨房水池中扔一个钢球所引起的现象也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这一类科研工作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和详细的文献调研,并基于此提出创新性的想法和研究方案。除太空探索及高能物理等大型科学研究项目以外,大部分此类题目从资源需求上来讲相对较低,并不需要非常复杂、昂贵的实验台和高深的理论知识。例如,雨滴飞溅过程研究需要的主要设备是一个观测相机,本科生再辅助学习若干常用的图片处理软件和一些基本的流体力学知识即可。值得注意的是,相关题目前期很多学者可能已经做过大量的研究,因而本科生需要对前人的工作进行详细调研,并基于此提出新的见解和想法。简而言之,此类题目对本科生的文献调研和创新能力具有一定要求。

第二大类科研工作的核心特征是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这一类研究重点是解决当前我国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及核心问题。比如,芯片制造技术就属于国家的重大战略技术,必须尽快解决,然后才能形成独立自主的完整产业链条,不再受制于人。

这一类科研工作对研究条件有较为苛刻的要求,需要动辄几千万元甚至上亿元的高精尖核心设备,并且有较好的研究平台和实验条件。实际上,对于很多顶尖方向,全国甚至全世界具备相关研究条件的高校和研究所也通常只有几个。因此,在选择这类题目时,除了文献调研,还要关注研究方案的可行性。比如,现在很多国家都在布局火星探测,假设某位本科生提出登陆海王星并进行探测,想法是好的,但很难实现。

第三大类科研工作的核心特征是解决国民经济中的重要问题。这一类研究重点关注实际的生产、生活中的相关问题,并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集中攻关,最终服务于社会。比如,城市交通拥堵的治理需要对海量的摄像头拍摄的车辆信息进行识别,从而精确掌握人们的出行规律并分析拥堵原因。因此,这就需要解决车辆相关图片的智能自动识别图像处理技术等关键问题,从而避免因人工识别造成的处理数据量少、识别不准确、识别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

这一类科研工作需要与企业或者实际用户的需求紧密结合。因此,前期需要大量的实际调研,对其真正的需求有充分的掌握。基于此,结合相关知识进行透彻分析,凝练出若干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并开展科学研究。最终,研究成果的检验也要通过在实践应用中的表现来进行判定并可能需要反复修改、调试。总之,这一类研究需要与用户紧密地沟通和联系,从而保证最终的产品和方案能够真正地应用于实际并解决问题。

阐述和分析完上述三个大类科研工作的特征之后,我们具体分析一下本科生进行科研选择的建议和原则:第一大类科研工作对于本科生较为适合,尤其是思维较为活跃的本科生。所需要掌握的技能相对较少,且科研核心工作之外的事宜不多。第二大类科研工作对于平台要求较高,如果学校学院具备相关平台并可以供本科生锻炼,在相关导师的指导下,可以酌情进行。反之,一定要慎重。第三大类科研工作需要对社会、企业、用户等实际需求有深入的了解,因此拟从事该研究的相关本科生还应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不过,大部分本科生尚未走出过校园,人际交往能力以及人脉有限,笔者建议尽量选择合适的导师开展研究工作。此类研究一般周期较长,选择时须谨慎。

此外,笔者建议本科生在选择科研方向之前,务必做好以下几件事情。

1.务必高度重视调研活动。“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并且“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本科生应平时利用好互联网、微信公众号、中国知网等众多资源,也可以酌情参考知名学者撰写的综述或者发表的观点,从而详细了解拟从事领域的历史、进展及存在问题。

2.兴趣导向。务必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本科生自身感兴趣的方向开展科研工作。在没有充分调研之前,谨慎作出相关结论以免错失良机。同时,也要注意到,对大多数人来讲,兴趣是可以在科研过程中逐步培养的。

3.可执行性。对拟从事的科研方向至少从宏观方面和逻辑上进行科学论证,防止做一些不切实际,甚至违背基本科学原理的事情。

http://blog.sciencenet.cn/u/upflyzhang

《中国科学报》 (2019-08-19 第8版 博客)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