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栋梁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9-8-19
选择字号:
理想的实验室氛围

 

郭栋梁

平日里,自己在工作中接触最多的就是实验室和专业学科。作为基层教师,教好课、协同系里平日工作安排便是职责。顶层架构上有领导设计构思,我都会积极配合跟进。在实验室方面,有课题组长,有三年制硕士生,也有五年制的博士生,还有我这种“青椒”,年龄跨度大、个人定位不同,如何实现实验室的良好发展和共赢,是需要每个人经常思考的问题。

自2007年进入课题组到现在,我的角色和定位在不断变换,实验室的情况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在这期间与成员间有过很多的默契,回忆起来依然美好,当然也有过些许不愉快。而想让实验室“这艘大船”顺利地朝前航行,每个人都受益,就必须要认清并处理好导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8年前,我以学生角度写过一篇日志,讲述“我心中的实验室氛围”。8年后,在体会到师生两个角色之后,我再次探讨心目中的实验室氛围应该是什么样,至少包括以下5点。

第一,强烈的集体观念。每个人都是经过努力才走到这个团队中。学生要经过各种考核,老师更是要历经重重条件筛选。我们都选择了相同的研究兴趣才聚到一起,缘分使然,更应备感珍惜。在做科研的道路上,绝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如今的科研要求我们在科研和生活中共同协作奋进,而不是单打独斗,系里制定的研究生毕业条件中允许合作论文和竞赛,也反映了这一理念。学生日常维护实验室的运行环境,目的是大家都能享受到优质的科研工作环境,导师也会想方设法地为学生提供更好的科研工作条件。当实验室成员科研上遇到困难时,在实验室能找到乐于排忧解难的老师或同学,大家一起积极应对;对老师或同学有莫名的安全感,对团队有归属感。不仅空间上的连续,时间上也需要成员之间传帮带,共同将实验室的课题方向不断推进、发扬光大。

第二,相互信任。这是集体良好发展的关键基石。如果老师总是怀疑学生不好好干活、偷懒,学生整天议论导师,这样的实验室就是一盘散沙,其他都无从谈起。所有的朝气蓬勃的团队,成员间一定是相互信任的。做到信任,需要成员之间懂得“换位思考”。任何事情存在都是合理的,成员间出现不和谐因素,往往是由于从自身因素考虑事情的不合理性导致。如果每个人都能多考虑团队的整体目标和成员各自的诉求,权衡舍得,多些互相理解和信任,事情肯定不会太糟。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实验室管理者用好这杆秤,大方向就不会跑偏。

第三,目标一致。通过实验室科研工作,导师想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学术影响力,满足评职考核的要求;学生想满足毕业要求,找到一个心仪的工作或深造机会。说实话,两者确实存在这样的不一致,但若把目标层次化,其实我们会发现,这些目标之上应该有统一的实验室高层次目标涵盖,而各自的目标之间又有交集。如若能梳理清晰,在实验室高层次目标的指引下,也可以做到顾及所有人的“核心利益”。这也是导师一直以来探索科研方向、设计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出发点。其实,做到这一点并不是很容易,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如所有成员对自己的预期和实际情况,学校对教师的各种考核要求、为研究生设定的毕业条件等等。综合考虑以后,为了保证实验室的整体目标,有时候甚至需要做出折中选择,这时候就非常考验团队的眼光以及成员对决策的执行力。倘若有人对决策有异议,特立独行,那么制定规范便如同废纸一般,难以实施。

第四,合理的技术储备。作为一个工科专业,科研是离不开技术研发的,这就对实验室成员提出了不同的技术要求。导师虽然日常繁忙,很难长时间亲自写代码,但需要了解与课题相关的技术,以便同学生交流时可以对需要的技术进行合理的分析,进而为学生的课题探索提供充足的技术前提,也为以后师生之间交流科研问题打下基础。当然,学生能在导师初步的技术引导下,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有针对性地吸收相关技术并付诸实践,这对学生的技术执行力是有要求的,要功夫下在平时。这样一来,学生以后与导师、同门之间的交流中才能形成反馈闭环,最终将想法付诸实现,不断迭代,稳步推进研究课题发展。

第五,充分沟通。在笔者看来,实验室成员之间以及实验室与外界之间的沟通非常重要,但就目前来看,我们做得还远远不够。导师和学生沟通不够,会导致学生难以理解导师的想法,导师也不清楚学生的困惑,极大地影响科研进度。而沟通不畅的症结,往往是实验室成员们对科研的态度和定位不清晰。科研本来就是具有批判性的,要想自己的工作经得住推敲,就要公布出来让大家“挑毛病”。当然,谁都不喜欢别人给自己“挑毛病”,有的刻意回避,甚至心生怨言。只有我们每个人都能给提出好问题的人真诚的谢意与足够的尊重,实验室的科研氛围才能焕然一新。

近年来,实验室一直在不断实践中探索道路,逐步改善。“前人种树,后人乘凉”,这离不开老师辛勤的劳动和一届又一届毕业生的贡献。只要我们对待科研有真诚的态度和满腔的热忱,并在实践中多学习借鉴他人优秀经验,实验室的氛围肯定越来越好,每个成员也必然会有满满的收获。

http://blog.sciencenet.cn/u/DongliangGuo

《中国科学报》 (2019-08-19 第8版 博客)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