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许悦 袁一雪 柳景超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9-8-14
选择字号:
一曲京腔十载情

何熙文(右一)和大连理工京剧社的老师们在活动。

 

■本报见习记者 许悦 记者 袁一雪 通讯员 柳景超

琴声一起、嗓子一开,这间稍显陈旧拥挤的活动室瞬间成了最耀眼的京剧舞台。坐在桌前、角落的教师们就是最好的听众、鉴赏家,和着节奏点头摇扇,听到妙处,间或喊上一嗓子:“好!”这间小屋里的所有人都是被京剧文化紧紧连在一起的。除了他们之外,还有更多看不见的线,连接着何熙文和他在校园内外的学子们。

从大连理工大学的东门向外直走,爬上一段坡,路左侧有一栋红色的小楼,这里既是当地社区的党员活动室,也是大连理工大学南山离退休人员活动室。

刚刚踏入外屋,还未见到人,先听到了京剧段子。这里汇聚着一群热爱京剧艺术的退休教师,大连理工大学教授何熙文就是其中之一。作为学校京剧社的社长,他已经在高校推广京剧艺术、弘扬传统文化的道路上探索了十多年的时间。

大连理工大学京剧社创建于2009年,今年正值创社十周年的日子。在这十年间,一曲抑扬顿挫的古韵京腔,似乎一直伴随着何熙文和他成长中的京剧社。也正是在这声声念白、袅袅余音中,京剧艺术的种子在这所理工科的校园中萌芽、成长……

缘起

接受记者采访的那天,正赶上何熙文和几位退休教师开展活动。琴声一起、嗓子一开,这间稍显陈旧拥挤的活动室瞬间成了最耀眼的京剧舞台。坐在桌前、角落的教师们就是最好的听众、鉴赏家,和着节奏点头摇扇,听到妙处,间或喊上一嗓子:“好!”

这间小屋里的所有人都是被京剧文化紧紧连在一起的。除了他们之外,还有更多看不见的线,连接着何熙文和他在校园内外的学子们。

这一切的缘起,皆因京剧。

“在我还没有退休时,这间以京剧活动为主的小屋就存在了。”何熙文告诉《中国科学报》,退休后,本来就对京剧艺术有浓厚兴趣的他,在同事、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刘铁牛的邀请下,来到了这里。

当时,正逢大连理工大学筹划大学生素质文化教育,缺少合适的教师,何熙文便结合自身对京剧的了解和兴趣,开始组织一些有关京剧的教学。

“这便是一切的起点了。”何熙文说。

最初,他只是在每学期由学校组织的老教授讲座活动中,断断续续地开展《京剧的魅力》讲座,没想到场场都能够吸引到两三百名学生听讲。这样的讲座,何熙文一讲就是三年,涉及京剧基础知识、鉴赏、表演等大量内容,这也成了许多大工学子的京剧启蒙课。

“三年的讲座虽不连续,但至少有几千名学生借此了解了很多京剧知识。”何熙文说。同时,这些讲稿经过整理后,在2010年编成了一本京剧教材,在学校支持下出版。

正是以这本书为教材,依托多年的讲座积累,大连理工大学首次开设了《京剧艺术知识与欣赏》选修课,何熙文成为这门课程的主讲者。截至今年,该课程已经开设17期,选修人数达到3500人。

鉴于学生们对于京剧的巨大热情,大连理工大学还在2012年成立了专门针对学生群体的学生京剧团,举办的沙龙、参与的演出,以及获得的奖项不胜枚举。

困难

在大连理工大学,对学生京剧艺术的培养似乎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一切进行得有条不紊。然而在顺利进行的背后,需要付出的努力、解决的问题和破除的阻碍,只有参与其中的人才能体会。

受访中,何熙文坦言,开一门选修课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而他所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担心课程无人问津。

“在设立京剧选修课之初,学校曾经找我谈过,他们担心这门课程没有学生选,我也并不清楚这门课程是否能够吸引足够多的学生。”他回忆说,在两难的境况下,学校党委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时任校党委书记张德祥表示,可以开设京剧选修课程试试看,如果结果不理想再做其他打算。

抱着这种试试看的态度,何熙文的京剧选修课程开讲了。然而,第一期课程的火爆程度出乎所有人的预料——由于场地限制,每门选修课课程名额在200人左右,但第一学期京剧课程就有157名学生选修。

从那时起,京剧选修课就火了起来。

第二期课程,课程选修人数直接“爆表”,达到了230人左右,直到现在,京剧选修课在大连理工大学都十分抢手,报名人数基本保持在200人以上,更有学生因手速慢抢不到课程,便向何熙文“诉苦”,不得不再等一学期。

课程是设立成功了,但如何讲好这门课程,依然是何熙文这位从计算机跨到京剧的“跨界导师”需要直面的问题。“很多选修京剧课的学生可能并不完全对它感兴趣,甚至大多数从未接触过,如何让这些学生听懂课程、喜欢上京剧,这是一大难点。”

作为把何熙文拉入京剧大家庭的“主推手”,刘铁牛见证了这些年来,何熙文为上好京剧选修课而付出的汗水和心血。

“跨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何老师原本是理工科教师,京剧又是一门难度大、涉及面极广的传统艺术,这两者间的跨界难上加难。为上好课程,他做了大量工作,自己重新学习京剧相关专业知识,研究京剧的发祥、历史、流派等,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才走到今天。”刘铁牛回忆道。

经过不断的积累与尝试,何熙文总结出了适用于“京剧小白”的诀窍,那就是京剧作为一门实践性、表演性极强的艺术,课堂上不能只放课件、光靠嘴讲,还要邀请一些京剧名家,到课堂协助演出,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京剧魅力。

于是,何熙文的课堂上,经常会出现一些年轻的京剧演员。他觉得学生和同龄的专业京剧演员之间更容易沟通和理解。

何熙文的想法在现实中得到了印证,这种课堂上零距离接触,让学生们很兴奋和很激动。更有学生上完课后找到他感叹:“老师,我太惭愧了,过去对于京剧的认识太肤浅了,感觉很震撼。”

这种对心灵的震撼正是传统文化魅力所在。

“引导学生入门并不容易,需要大海捞针,捞到京剧中最精华的部分,此后再深入引导,将中国传统艺术的美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何熙文总结道。

星火

“站在大工京剧社成立十周年的节点上回过头来看,可以说,我们在高校中推广这项传统文化的尝试是成功的,更是值得的。”何熙文感叹道。据介绍,许多学生在课后对京剧产生了浓厚兴趣,有的还加入了学校的学生京剧团,得到进一步发展,在京剧之路上走得更远。

比如在2019年上学期,共有超过190人选修京剧课程,其中就有6名同学加入学生京剧团,这也使得京剧社每年都能够吸收新鲜的血液。

通过选修课程和参加社团,有些学生已经可以进入业余京剧票友行列,从对京剧一无所知的小白,摇身一变成为京剧舞台上的角儿。更多的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也成为京剧的欣赏者,甚至评论家。

何熙文放不下京剧、放不下他带过的每一批选修京剧课程的学生,因京剧结下的缘从未中断。他教授的学生中,有些进入了其他高校成为教师、辅导员,在他们扎根的学校继续从事着京剧的推广和传承工作,将这门传统文化的火种带入到更多高校和行业中。

谈及自己的得意弟子,何熙文显得十分欣慰:“我跟踪过很多优秀的京剧学生。他们当中,有的将工作单位的京剧活动组织起来,办得有声有色;有的成为创作者,编写了不少好的京剧剧本。从京剧小白,到京剧名角,再到京剧传播使者,这就是京剧的魅力,是京剧中优秀文化对于人的成长的促进作用。”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正是这样一个个成长起来的小火源,在全国各地和各行各业点燃了京剧的火种。

“我对于京剧的发展很乐观,因为全世界喜欢京剧的人比过去多得多。不断有新鲜血液注入进来。京剧不再只是老年人的爱好,也不再只是专业者的事业。”何熙文分析道。

京剧大师梅兰芳曾经说过,京剧需要“移步不换形”。这五个字说来简单,要做到却并不容易,包含了改革与创新、固守与坚持、推广与演绎等,其中有很多在具体的做法上依然很模糊,仍待商榷。

在这方面,何熙文十分看好高校的阵地。在他看来,让戏曲进校园的意义深远。因为京剧的美独树一帜,是具有深厚民族基因的,对于它的学习和传播,正是文化自信的一种体现,是高校育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大连理工大学已经入选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学校非常重视文化育人工作,已从基础设施、师资力量等多方面入手加强建设,努力为京剧艺术的普及和推广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正所谓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像何熙文和他的学生这样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与京剧结缘的师生们必将点燃更多的星星之火,让京剧之光照亮世界。

《中国科学报》 (2019-08-14 第6版 人文)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