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芸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9-7-12
选择字号:
特楼“小住户”的记忆


 

■本报记者 李芸

近日,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公示了第一批429处历史建筑,包括中关村街道的科源社区三栋楼,也就是被称为中关村“特楼”的13号楼、14号楼和15号楼。

这一消息让曾在特楼居住过的边东子特别高兴,因为此前特楼曾被列入北京市改造拆迁范围。“这下特楼就不会拆了。”边东子还告诉《中国科学报》,由他撰写以及他作为主编之一的两本关于中关村特楼的书正在清样,即将出版。

1950年代为中科院科研人员建设的三栋住宅楼,因其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最好,安置海外归来的著名学者和国内自然人文各学科领域的知名科学家居住,被称为“特楼”。这三栋楼曾居住过钱学森、赵忠尧、钱三强、贝时璋、童第周、赵九章、郭永怀等许多中国现代科学事业的奠基人、学界泰斗。

因为父亲是中科院地质研究所的党委书记,1959年,12岁的边东子随家人搬进了中关村13号楼,直到1980年迁出。2008年出版的《风干的记忆——中关村“特楼”内的故事》(以下简称《风干的记忆》)就是边东子收集、整理、写作的科学家的事迹和成就。

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7月1日,以《风干的记忆》出版为契机,中国科学报社组织了一次座谈会,邀请了特楼内曾居住过的数十位“小住户”,他们中有的甚至近50年没有见过面。陈世骧的女儿陈受宜、柳大纲的儿子柳怀祖、贝时璋的儿子贝德、童第周的儿子童粹中、顾准的女儿顾淑林、赵忠尧的女儿赵维勤、赵九章的女儿赵理曾、陈宗器的女儿陈雅丹等在一起共话特楼居住岁月。

如果《风干的记忆》算边东子的个体回忆,《中关村回忆》就是特楼“小住户”的集体回忆了。2006年,离乡20余年的昆虫学家蔡邦华之子蔡恒胜重回中关村,睹物生情。回到北美后,蔡恒胜以“中关村人”的博客名撰写了《中关村回顾》的系列文章,发表在中文网站上。

2008年蔡恒胜再次回国,萌发了联系特楼子女撰写一段中关村历史的想法。柳怀祖欣然成为组稿者之一。2011年这部集合了28位科学家后辈回忆文章的《中关村回忆》出版了。

这本著作不是正史,也不是野史,而是侧史,是子女眼中的科学家。这是柳怀祖为《中关村回忆》定下的基调。也正是如此,我们得以感受科学人身上流淌的温暖和爱意。我国地磁学的奠基人陈宗器吃饭时会给儿女出各种有趣的鸡兔同笼的数学题,晚上会架起天文望远镜教他们看星星,出差还不忘买《连环画报》寄给爱画画的女儿;植物学家林镕多才多艺、幽默风趣,在缺衣少吃的战乱年代,孩子们饿了没饭吃时,他就画个大饼充饥,最可乐的是“看咸鱼吃饭”,叫孩子们看一眼“咸鱼”吃一口饭,竟然把孩子们哄得不再“抗议”了……

除了亲情与爱意,让“小住户”们拿起笔来撰写那段往事更重要的原因是父辈身上的科学精神,他们都是在科学的氛围里长大的,在那个新中国科学事业的初创时期,他们亲见了父辈科学家的顽强奋斗与无私奉献。

这大概正是特楼住户深爱特楼的原因。“你要问我中国科学院是从哪儿起家的,我说就在这些楼,中科院的‘根’就在这儿。”在特楼住了近60年的李佩曾这么说。“这里住惯了,哪儿也不去了。”何泽慧曾这样婉拒搬家的建议。

边东子告诉《中国科学报》,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风干的记忆》和《中关村回忆》都已增补修订,将在近几个月内出版。《风干的记忆》将更名为《中关村特楼》,书中增加新发现的史料,如科学家程茂兰、刘崇乐等以及三位党政干部的内容;《中关村回忆》则增加了张劲夫、谷羽等人的内容,更名为《中关村纪事》出版。

《中国科学报》 (2019-07-12 第6版 读书)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