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科院强磁场科学中心 |
实现纳米样品单体磁化过程测量 |
|
本报讯(记者丁佳)中科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研究员薛飞团队日前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非特定形状纳米样品单体磁化过程的实验测量。研究团队提出并实现了一种新的纳米样品转移组装方法,使用一台自主研制的动态悬臂梁测磁装置,成功观测到纳米颗粒样品中的单磁畴变化。相关论文在线发表于《应用物理评论》。
研究团队实现的纳米样品转移组装方法,能够可靠地将任意形状纳米样品有效转移至用于超灵敏扭矩探测的微纳悬臂梁上。使用该技术,研究团队成功探测到了直径小于100纳米的单个纳米样品中的磁畴翻转,比商业振动磁强计灵敏度好1000万倍。
据了解,动态悬臂梁测磁装置利用灵敏悬臂梁,测量样品磁性变化时伴随的样品角动量变化。其工作原理的特点对待测样品的形状和导电性均没有特殊要求,因而是一种极具应用潜力的小样品磁表征技术。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103/PhysRevApplied.11.054007
《中国科学报》 (2019-06-27 第4版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