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萌山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9-6-25
选择字号:
推进我国农业向营养健康型发展

 

■陈萌山

营养健康型农业是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相比传统的农业模式,营养健康型农业有以下五大变化。

消费需求发生巨大变化。食物的营养健康将成为第一需求,口粮消费逐步稳定,菜果畜产品消费迅速增加,消费者对消费数量的要求逐步稳定,食物的营养价值和结构将成为首要问题。

食物形态发生巨大变化。居民对食物方便、快捷、安全的要求逐步提高,终端消费产品由粮食、食物向食品转变。

农业功能发生巨大变化。为适应消费者生活需求多样化,农业的生态功能、生活功能、休闲娱乐功能、文化教育功能将进一步凸显。

农业生产发展方式发生巨大变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将成为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

农业业态发生巨大变化,电商、物联网、植物工厂、智慧农业逐步成为新的模式和新的动能。

那么,应从哪些方面推动我国农业向营养健康型农业发展呢?

首先,我们具备向营养健康型农业转型的底气。我国农产品供给能力实现了新突破,为农业生产向营养导向转型提供了更多腾挪变革空间。食物消费结构发生了新变化,初步形成了居民膳食结构向营养导向转型的消费模式。2017年人均粮食(原粮)消费量130公斤,其中谷物119.6公斤,薯类2.5公斤,豆类8.0公斤;食用油10.4公斤;蔬菜及食用菌99.2公斤;肉类26.7公斤,其中,猪肉20.1公斤,牛肉1.9公斤,羊肉1.3公斤;禽类8.9公斤;水产品11.5公斤;蛋类8.2公斤;奶类11.7公斤;干鲜瓜果类50.1公斤;食糖1.3公斤。我国居民营养状况显著改善,人均能量、蛋白质、脂类得到显著提高,居民营养水平已居发展中国家前列。

其次,农业发展目前面临着最好的机遇。随着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稳定进入中高速发展阶段,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食物发展发生营养导向的快速转型是必然趋势,农业食物营养转型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

2018年,我国居民恩格尔系数28.4%,标志着人民生活水平已经进入相对富裕阶段,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迫切、需求更广泛和多样化。未来20~30年将是我国食物营养产业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将为中国食物发展的营养转型提供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

中央提出了一系列食物营养发展的新思想、新战略、新政策,出台了一系列重大纲领性文件,制定、修订了一揽子的技术标准,着力保障食物有效供给,促进营养均衡发展,提升人民健康水平。

“互联网+”新模式等信息化便捷手段有力支持了农业食物营养转型发展。未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部署的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体系建设,成为医疗健康大数据开放共享的重要领域,也为食物消费选择的营养需求提供了资源宝库和丰富的对接组合。

尽管有上述坚实的基础与大好的机遇,但毋庸讳言,农业食物营养转型发展之路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和矛盾,主要有三个不平衡和两个不协调。

三个不平衡指的是:

食物生产供给与消费需求之间不平衡。我国农产品供给已经实现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的历史性转变,但食物生产结构与居民消费之间不平衡日益凸显。

食物消费和营养素摄入结构不平衡。从食物消费提供的营养素与居民营养需要来看,我国能量供给总体过剩,但优质蛋白、维生素、矿物质等微量营养素不足现象突出。

城镇与乡村之间营养状况发展不平衡。我国贫困地区特别是部分偏远贫困地区,因营养食物缺乏,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素难以满足健康需要,营养不良现象还比较普遍。而城市居民因膳食不平衡或营养过剩引发的肥胖、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糖尿病、痛风等慢性疾病高发,各种慢性病人群已超过4亿人。

两个不协调指的是:

食物需求增长和生态环境制约不协调。随着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食物消费的营养转型,社会对食物需求的总量仍将持续增长、种类仍将持续丰富,农业生产资源供求紧张的局面将会进一步加剧。

生产加工技术体系与营养健康导向不协调。主要追求产量的生产、加工和物流体系与主要追求色香味形,追求质量安全、追求营养健康的体系不协调。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如何发展营养健康型农业?

首先是遵循自然发展规律,促进动物、植物、微生物有机循环;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促进生产、生活、生态和谐共赢。

其次是坚持“大食物、大营养、大健康”理念。要以大食物理念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以营养健康需求指导农业食物生产,把“营养提升”作为保障能力安全的重点,坚持“营养指导消费,消费引导生产”。顺应新时代的营养健康要求,食物安全理念要更加突出生产、消费、营养、健康的协调发展,食物生产的目标要由过去的单纯追求产量逐步向以营养为导向的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转变;食物发展的方式要由过去“生产什么吃什么”逐步向“需要什么生产什么”转变,由“加工什么吃什么”逐步向“需要什么加工什么”转变。

第三是着力推进营养导向型技术能力和营养标准的建设;着力推进食物营养和健康知识的全面普及;着力推进居民营养干预制度的有效落地;着力推进食药同源产品开发;着力推进食物营养政策法规的健全实施。

(作者系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主任)

《中国科学报》 (2019-06-25 第6版 农业科技)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科学家发现第一颗拥有永久黑暗面的行星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