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英剑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9-6-19
选择字号:
再谈大学“间隔年”的意义

 

“间隔年”不是对生活的一种逃离,而是因自觉意识才主动去实施的一种行为,其目的是使学生想清楚自己未来要做什么,强化其个人意识,从而使他们真心诚意地进入学术世界与高等教育领域。

■郭英剑

“间隔年”是对现实生活的逃离吗

三年前的2016年5月26日,我在本专栏发表了《大学“间隔年”的意义何在》一文,着重谈了何谓大学“间隔年”?为什么美国越来越多的高中生选择间隔年?间隔年对于大学生的意义何在?对于中国高校来说,应该如何看待间隔年?后来,有多家媒体采访我,他们所提出的一些问题,也促使我对“间隔年”进行了更深入的思考。

有媒体称,他们之前采访过香港大学教育学院的教授。这些教授表示,选择间隔年主要是因为知道大学毕业后又要承受很大压力,间隔年可以尝试不一样的生活。为此,有记者问我,您同意他们是要从现实生活中逃离出来吗?

我对此的回答是,如果记者在采访时没有理解错,那么,这里所提到的香港大学对于“间隔年”的认识,其实是对“间隔年”的一种误解。当然,这也可能是被采访者的个人感受,或者是香港的一种个别情况的反映。我认为,即便真的如此,它也不能完全反映我们通常所说的“间隔年”的意义。

因为所谓间隔年(gap year,也称sabbatical year),一般就指两种情况,一种是高中毕业被大学录取而延后一年入学的空档期;一种是大学毕业之后,被研究生院录取而延后一年入学的空档期。如果大学毕业之后找不到工作,这段时间是不能称为“间隔年”的。

换句话说,“间隔年”通常指的是因自觉意识而主动去实施的行为。它绝非是对现实生活的逃离。通过间隔年,可以使学生想清楚自己未来要做什么,强化学生的个人意识,从而可以使他们真心诚意地进入学术世界与高等教育领域。这种个人意识的培养,是其思想和身心成长的结果,也对现实生活以及未来职业产生更加深入的思考。我曾经把这称之为一种让学生接地气的成长方式。对于那些从校门到校门的人来说,无论是出了中学校门进入大学校门,还是出了大学校门进入研究生院大门的人,其间有一年甚至两年的间隔年时间,会对个人包括高校乃至社会都有很好的影响。

以大学毕业之后的“间隔年”为例。现在读研究生院的人越来越多。但真正想清楚为什么要读研的人,就我平时所接触到的学生来说并不多见。因此,充分利用这一年认真思考,并想清楚为什么要读研至关重要。把这样的问题想清楚,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对找到自己未来的方向和努力奋斗的内在动机自然大有益处,同时,也为进入研究生院之后尽快转换角色并努力学习打下坚实的思想和现实基础。

美国高校鼓励学生选择“间隔年”

在美国,很多高校特别是顶尖高校都鼓励学生利用间隔年与社会接触。因为这只是学生高中毕业后与上大学前的一种自由学习方式,与大学本身并无太大的关系。高校所需要做的,就是安排好因不能按时来上学所造成的人员缺失与住宿等相关事宜,其他倒未见到有具体的制度与规则。虽然目前政府支持有限,但一些社会机构(主要是民间私立的文化教育机构等),比如AGA(American GAS Association)为此会提供一些类似于科研项目、奖学金与助学金,用于学生申请。

就美国而言,目前尚没有一个具体数据说明每年有多少人选择“间隔年”。但根据美国相关机构的调查,现在每年选择间隔年的学生越来越多。在美国名校特别是研究型名校中,大约60%的人会选择间隔年。一般医学院的学生,大约有50%的学生会选择间隔年。根据《华尔街时报》报道,90%选择间隔年的学生都在一年之内进入大学。根据美国AGA 2015年的统计,他们的相关成员在当年为选择间隔年的同学提供了总计约280万美元的奖学金与助学金。

在相关统计中,几乎所有选择了间隔年的学生都对间隔年的经历感到非常满意。在统计中,大家对间隔年意义的评价排在前三位的依次为:对于我是谁、什么对我更重要有了更多的意识;让我对其他国家、人们、文化及其生活方式有了更多的了解;让我学到了对于未来职业有帮助的技巧,以及对所要学习的专业有了更多的认识。

“间隔年”如何实现“本地化”

从目前看,国内较少看到间隔年的相关报道与材料。据我个人观察,有三个原因:第一,整个教育界,特别是基础教育群体,包括社会公众特别是家长与社会机构,都对间隔年了解不够,认识不清。第二,国内高校对间隔年的意义同样认识不够深入。未能意识到间隔年对于高中生到大学期间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第三,国内高中和高校教学体制以及整个机制不够灵活。间隔年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它需要各方面的配合协调并真正去实施,才不至于给实施间隔年的大学生带来负面影响。

对于“间隔年”要在中国实现“本土化”,我的建议很简单,即中国高校要探究并逐步倡导“间隔年”制度。要想在中国倡导这样的制度,首先,对间隔年要有了解——其实这很简单,不复杂。其次,要对此作出制度性的配套方案——这不容易。再次,要让学生对此有认识,包括学生家长都能够有所认识,并最终使人可以接受——这需要时间。只要高校在这方面有所认识、大力推行,未来社会的接受、相关机构组织的认可与接受,也会随之而来,它们会自行调整招聘规则等。

就大学而言(研究生层面相对容易),主要是高中与大学之间的沟通联系与衔接,包括招生过程、课程设置、后勤安排等方方面面的协调。美国许多高校在鼓励间隔年的时候,出台了相应的“间隔年”项目,并且把这些“间隔年”项目列入其课程计划之中,从而使得这些项目更加具有针对性。高中生如果按照这样的课程计划去进行自己的间隔年,就不是盲目地到处旅游。到上大学的时候,这门课程就已经完成了,可以拿到相应的学分。而在一些高中,设有专门的辅导员,负责指导那些有意申请“间隔年”的学生。这些都是需要中国高校学习的。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间隔年”并不是非要出国才行,它完全可以在国内进行。比如生活在内地的人,可以选择到海滨城市;生活在海滨城市的,可以选择到西南边陲;城市的学生,可以选择到农村特别是贫困山区走一走,看一看,或者去担任志愿者,相信这样的经历对于他们会有极好的影响。

中国高校如何制定配套制度

当下,中国高校尚未有允许学生参与“间隔年”的配套制度。我的建议是:

第一,中国高校应该重视间隔年的目的与意义,认真研究国外间隔年实施后高校的配套做法。其实,这样的制度没有那么复杂,主要是大学生入学的计算、当年的宿舍安排等基本问题。

第二,在有了相应的制度后,应该鼓励高中生选择间隔年。有了此种经历的大学生,将会与从校门到校门的大学生有很大不同。

第三,从社会的角度看,也应该宣扬间隔年的意义,使高中生、学生父母也能够了解间隔年的目的,从而使大家意识到间隔年的重要性,进而才会有更多的人将其作为未来选择或者至少不会拒绝间隔年。

现在,人们对于“间隔年”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无论认为它是长期旅行,还是认为它是一种社会实践,抑或是一种自我精神救赎,我都认为未能很好地涵盖“间隔年”的意义。其实,“间隔年”既没有这里所说的那么随意——仅是一种旅行,也没有那么正式——是一种社会实践,更没有那么高尚——是什么自我精神救赎。在我看来,简单地说,“间隔年”的意义就在于让学生走出课堂、游历四方的“游学”,在看似游玩之中学习,但又在这种学习之中去体验人生,开阔视野。

总之,间隔年既不高大上,也并非毫无意义。但只要做得好,一定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深远影响,也会有益于中国的高等教育。

《中国科学报》 (2019-06-19 第7版 海外)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河西走廊内陆河出山径流研究揭示新趋势 金星缺水的原因,找到了?
科学家描绘低质量系外行星大气逃逸新图象 听导师的话,毕业论文答辩这样准备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