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方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9-6-11
选择字号:
肉牛:吃好饲料产好肉

 

一家肉牛养殖场正在饲喂来源于玉米秸秆的饲料。王方摄

■本报记者 王方

国民对牛肉消费的刚性需求,正在助推我国肉牛产业的快速发展。“中国牛肉消费从2012年开始进入一个高速增长期。我国牛肉消费总量于2016年超过巴西、2017年超过欧盟,以每年约870万吨的数量在全球排名第二。”中国农业大学肉牛研究中心教授孟庆翔在第四届全国肉牛生产应用技术与产业经济研讨会上说。

与强劲的消费形成反差的是,我国肉牛生产依然问题重重。在这次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围绕“营养调控提高肉牛饲料利用效率”这一主题,对产业焦点、饲料发展战略、饲料添加剂及其技术、肉牛场生物安全与健康管理等进行了探讨和交流。

机遇与问题

在孟庆翔看来,我国肉牛产业正处在重要的历史发展阶段,面临多个机遇。

“我国肉牛产业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产业的国际化格局正在形成,一批现代化肉牛企业雏形开始显现。肉牛产业不仅是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的重要抓手,‘一带一路’倡议也让我国肉牛产业成为联络沿线发展中国家的桥梁。”孟庆翔说。

然而,肉牛产业在营养饲料领域显现出一些问题。孟庆翔表示,当前肉牛产业存在无饲料配方、饲料配制混乱、不用预混料、不喂微量元素、粗饲料制作粗糙等问题,需要尽快加以解决。

许多牛场饲喂随意,没有“营养”概念,导致动物采食不足、目标增重率低、生产性能不稳定,甚至食槽和水槽设置不合理、清洁度不高,又在设备上设一道“关卡”。

那么,肉牛营养动态需要量如何科学制定?饲料营养价值又如何准确评定?

以饲料营养评价为例。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副教授周振明表示:“饲料营养成分消化率、有效能值与化学成分含量存在显著相关性,通过化学成分可进行比较准确的预测。多分子预测方程比仅使用纤维成分作为预测因子的一元方程准确性更高。若建立单因子预测方程,选择中性洗涤纤维或酸性洗涤纤维作为变量的预测效果最好。”

总的来说,孟庆翔认为,实施肉牛精准化饲养、营养需要与饲料评价、饲料资源开发和瘤胃功能的再认识,是肉牛营养饲料领域值得思考的问题。

饲料资源开发

2020年底,中国将全面禁止饲用抗生素的使用。彼时,是否有能够用于促进动物生长的新型饲料添加剂?

加拿大农业与农业食品部Lethbridge研究中心研究员杨文柱介绍,比如,可用于替抗饲料添加剂开发的有益生菌,如酵母菌、真菌等;植物来源的化合物或植物提取物,如皂苷、单宁、精油等;酶制剂,如纤维素酶、淀粉酶等;有机酸,如柠檬酸、延胡索酸、乙酸等。

几乎所有人都会问这样的问题:它们会有效吗?何时起效?具有成本优势吗?目前有哪些研究成果?

杨文柱以直接饲喂微生物为例介绍说,目前已存在商业型反刍动物直饲型细菌,其最初理念是基于潜在的肠道效应,但对牛生长性能影响的结果不一致,改善增重或饲料效率的结果极少。

不过,科学家也发现,尽管酵母菌对肉牛的增重和料重能否稳定提高尚不清楚,但其可能有助于提高免疫反应、降低发病率。在肉牛过渡期和开食期、不使用离子载体类抗生素的情况下,饲喂酵母菌非常有益;此外,许多植物精油对真菌、细菌和原虫都有抑制作用。

“我们需要一种基于科学的方法,在肉牛身上进行替抗的长期研究。不同技术结合应用在未来可能是最佳选择。”杨文柱说。

众人皆知,牛吃的是草。那牛也可以吃木本饲料吗?

我国主要的4种木本饲料是构树、辣木、饲料桑和黄梁木。如发酵后的构树叶营养价值提升,有改善肉质的功效;饲料桑能改善瘤胃微生物环境,增加瘤胃内纤维分解菌的附着率和繁殖率,从而提高肉牛对饲料的消化率和采食率。

“木本饲料产量高、品质好、富含生物活性物质,但产业链条长、规模化程度低、产品较单一、活性物质提取等精深加工不足。”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杨富裕表示,木本饲料产业发展应充分依靠科技创新,注重全产业布局及技术体系开发。

《中国科学报》 (2019-06-11 第6版 农业科技)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