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卜叶 黄辛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9-6-11
选择字号:
中科院脑科学创新中心等
发现天使综合征致病机制

 

本报讯(见习记者卜叶 记者黄辛)近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在线发表了中科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熊志奇研究组与华东师范大学廖鲁剑研究组合作完成的一项科研成果。该研究揭示了天使综合征的一种病理机制,为治疗该疾病提供了新的药物靶点。

天使综合征,也称安格曼综合征,患者脸上常有笑容,缺乏语言能力、过动,且智能低下。已有研究证明,UBE3A母源等位基因的缺失会导致神经发育性疾病天使综合征。而且,PP2A的活性在天使综合征小鼠脑组织中显著上调,但并未发现PP2A的各个亚基在蛋白水平和mRNA水平上的变化。

研究人员由此展开了“地毯式”排查,解析天使综合征小鼠脑组织中发生变化的蛋白质。结果显示,PP2A的激活因子PTPA在天使综合征小鼠中显著上调。与此同时,实验表明,PTPA是UBE3A的一个泛素化底物。PTPA的上升导致了PP2A催化亚基的甲基化水平上调,进而引起PP2A全酶组装的增加,最终导致PP2A活性的上升。

研究人员发现神经元中过表达PTPA部分模拟了天使综合征小鼠的表型,表现为成熟树突棘比例下调。通过遗传手段,降低天使综合征小鼠中PTPA的水平,改变了该疾病模型中的树突棘形态异常。通过药理学手段抑制PP2A活性后,天使综合征小鼠在树突棘形态、突触传递水平以及运动行为等不同层面上,得到了改善。

相关论文信息:https://www.pnas.org/content/early/2019/05/29/1820131116

《中国科学报》 (2019-06-11 第3版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