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凡 唐文佳 黄辛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9-5-27
选择字号:
“致癌恶魔”驯化有术

 

本报讯 “虽然p53原本是人体内功能强大的‘治癌天使’,但如果发生突变,它就从天使变成了‘恶魔’,转而促进肿瘤发生和转移。我们提出把‘致癌恶魔’——突变后的p53驯化成‘治癌天使’的‘改邪归正’癌症治疗策略。”5月23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与安徽安科生物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举行的PANDA项目科研转化签约仪式上,瑞金医院研究员卢敏表示,由他带领的“p53转化医学团队”潜心研发的抑癌蛋白p53靶向药物PANDA,将正式进入产品开发和临床试验阶段。

p53基因是人体重要的抑癌基因,它可以帮助正常细胞修复基因缺陷从而防止癌症发生,还可以使癌细胞凋亡从而治疗癌症。

与传统化疗方法不同,靶向药物可以精准针对癌细胞中的突变基因,而不“误伤”正常细胞,因此具有高效、低毒的特点。

然而,目前世界上现有的靶向药物可针对基因突变在肿瘤患者中总体发现概率较低,只有约2%~13%的癌症患者有靶向药物可用。但人类癌症中p53突变的发生概率却高达约50%。

鉴于此,p53一直是科学家们研究的热点。但据不完全统计,当前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已批准的80多个靶向药物几乎全都是肿瘤基因抑制剂,而无抑癌基因的复活剂面世。

“p53则是一个抑癌基因,靶向药物的作用是复活其功能,而非抑制其功能。目前在针对p53靶向药物这一领域尚未有实质性进展。”卢敏表示,p53表面无靶向药物结合口袋,逻辑性研发p53靶向药物难度极大。

2015年初,卢敏团队创建了p53基础研究转化医学团队。团队逻辑性研发筛选获得高效的p53靶向小分子化合物PANDA,相比于全球十几支竞争团队研发只能恢复p53小于5%的活性的各个复活剂,PANDA可以恢复结构突变型p53大于80%的活性,包括热力学稳定性、蛋白折叠程度、转录活性、靶基因和靶蛋白诱导活性、抗肿瘤功能,且找到了p53上的PANDA结合口袋, 并在原子水平看到突变的p53被复活后重新结合DNA。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卢敏团队已经将PANDA专利的非港澳台中国区研发权许可给安徽省安科生物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药物转化是一条艰辛的道路,此次两家强强合作,是非常良好的开端,相信我们一定能在成果转化方面做得更加出色,为国家转化医学做出贡献。”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转化医学中心(上海)主任陈赛娟指出。

瑞金医院院长瞿介明表示,今后医院不仅要注重临床发现问题,并通过科研手段来分析解决,更要加快从实验研究到临床转化的步伐,使我们的科研成果能实实在在地造福于人民。

(朱凡 唐文佳 黄辛)

《中国科学报》 (2019-05-27 第5版 医药健康)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