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惠钰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9-5-23
选择字号:
第三届世界智能大会专家热议“云智造”

 

本报讯 5月17日,在第三届世界智能大会期间,以“加速智能升级 共建互联生态”为主题的国际云智造峰会在天津举办。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司长谢少锋在峰会上指出,当前世界经济正处在动能转换的换挡期,第四次工业革命孕育兴起,“云智造”等新模式蓬勃发展,成为制造业实践探索的重要方向。

谢少锋表示,一方面,我国云计算产业近年来保持强劲发展态势,年增速超过30%,产业体系日益完善;另一方面,“云”作为工业数据集成汇聚、开发利用的关键载体,已成为支撑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型基础设施。下一步,为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将加快推进云智造。

对于云智造发展的趋势与挑战,国内外多位知名专家也从不同的专业领域和角度,进行了权威解读。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伯虎指出,新一代人工智能引领下的智慧云制造系统,就是智能时代的人工智能制造系统,是支撑实现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战略的新模式、新手段、新业态。这个系统还在持续发展、不断变化,而系统的完善需要行业与企业的充分交流。

德国国家科学与工程院院士伊夫卡·澳夫查洛娃表示,数据在工业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数据的记录和处理变得不容忽视。基于云的IT系统方案要具备柔性和灵活性,必须配有实时的数据记录工具,监控制造业的各个环节,通过对数据的记录和分析,达到优化制造流程的目标。

而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柳百成看来,数字孪生是智能制造工厂的“心脏”,而建模与仿真则是数字孪生的关键和科学基础。美、德、英等国均将建模与仿真作为智能制造的关键基础技术。我国在设计与制造领域的建模与仿真研究已获得重要进展及科学基础,但全面实施智能制造,仍任重而道远。

“做工业大数据的目的是从智能维护开始找痛点,并解决问题,实现价值,工业互联网可以帮我们找到并解决目前产业难点。”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特聘讲座教授李杰表示,工业云的基础是分享存储、网络和计算,目的是分享资源、服务、生产。设备产生数据,数据到云去做平台管理决策,到设备端产生价值,需要连在一起才能具有价值。

对于云智造如何赋能工业企业的问题,工业4.0俱乐部兼产业联盟联合创始人童维胜认为,对于传统行业来说,实现数据上云,才有可能进行生产流程的分析和优化建模,从而将相关决策反馈到基础生产环节中,形成全产业链的闭环。

未来,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也将从两方面着力开展云智造工作。谢少锋表示,一是要整合各方资源加大云计算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培育基于平台的解决方案和工业APP;二是要加快推进企业上云、用云。(李惠钰)

《中国科学报》 (2019-05-23 第7版 信息技术)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上万株黄瓜中“挖”出隐形宝库 天问二号探测器拍摄的地月影像图发布
定制生物墨水3D打印出人类胰岛 这些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岩石吗?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