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9-5-17
选择字号:
科学文化建设踏上新征程


 

首届中国科学文化论坛现场

 

现场观众提问

4月26日至27日,由中国科协—北京大学科学文化研究院、北京大学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和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科学文化论坛暨北京大学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揭牌仪式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顺利举行。

中国科协名誉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协—北京大学科学文化(联合)研究院院长韩启德,全国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北京大学校长郝平,科技部党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李静海,教育部科技司副司长李楠出席论坛并致辞。

韩启德

中国科协名誉主席、中国科协—北京大学(联合)科学文化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韩启德在致辞中阐述了科学文化的实质是由科学共同体围绕科学活动所形成的一套价值体系、思维方式、制度约束、行为准则和社会规范,因而是科学技术的土壤,也是科学技术发展与创新的基础。他进一步指出了科学文化研究在当代中国的学术使命和现实意义:由于历史和其他种种原因,我国科学文化相对落后,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科学技术自主创新和健康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弘扬科学文化,是加强社会理性、提高公民素养的重要举措,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也是世界各国跨文化交流过程中取得共识的基础。

他表示,中国科协和北京大学联合成立科学文化研究院,并支持首届科学文化论坛的举办,是为推进我国科学文化建设所作的一点努力,期望来自不同学科与专业的与会学者在论坛上就科学文化的定义、内涵、结构、作用等基础性问题展开碰撞交流,并围绕我国新时代科学文化建设的任务、困难与挑战、发展路径、应对策略与举措等展开广泛而深入的讨论。

最后,他宣布这个论坛以后将每年举行一次,期盼大家共同努力,吸引更多学科、更多学者参加进来,把论坛建成具有品牌影响力的科学文化盛会,共同致力于科学文化在中国的本土化,为当代中国发展培育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科学文化土壤。

万钢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

万钢在致辞中指出,科学文化是推进人类精神的一次又一次的解放,丰富和发展引导人类走向文明的先进文化,科技发展史表明科技革命往往伴随着科学文化的兴起,世界科学的中心也是科学文化繁盛之地。

他阐述了我国科学文化建设伴随着从科学报国、科教兴国到科技强国的发展历程,新时代推动科学文化建设,是应对世界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战略举措,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的铸魂工程。

他还指出,中国科协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科技工作者的群团纽带,始终重视推动科学文化的建设,坚持做科技工作者精神文化的家园,做中国科学文化的传播者,做国际民间科技文化交流的推动者,尤其近年来联合有关部门共同实施“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等重点工程,并与北京大学共建科学文化研究院,为推动科学文化的建设而不懈努力。

他提出应从四个方面着手来推动科学文化建设:一是坚定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科学文化观;二是深化文化研究,推动科学文化创新发展;三是开展科学普及,提升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四是加强开放交流,拓展科学文化发展格局。

最后,他希望与会学者利用论坛交流信息,融通智慧,共谋科学文化未来发展,为发展光耀时代、光耀世界的中国科学文化作出新贡献。

郝平

北京大学校长

郝平在致辞中表示,科学文化研究院和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的成立是应时代之需,对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精神和改革开放40周年讲话精神的坚决贯彻,也是对“五四”百年的最好纪念。

他表示,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对北京大学有着特殊的传承意义,是在原有科学技术史和医学史学科点的基础上,以科学文化研究院的成立为契机,整合而成的教学与科研基本单位,将引导学生从历史、文化的视角探讨当代科技前沿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启发学生对科学精神、科学本身的价值及其人文价值的深入思考,并为解决现代问题提供参照。

他还对院系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展望,并期望本次论坛坚持学术导向和问题导向,广泛联络各相关领域学者,引领国内科学文化研究与实践活动,建设科学文化智库,为党和政府提供学术咨询和决策依据,引领社会思潮,实现参与中国科学文化建设的时代使命。

李静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

李静海在致辞中表示,科学文化和学科交叉都是当前科技界十分关注的问题,也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在深化改革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

他认为文化是灵魂,科学文化作为科学共同体公认并倡导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总体体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科学界个体和群体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只有在良好的科学文化环境下,科学事业才能健康地发展。

他指出,我国现代科学的发展历史较短,因此科学文化的发展远远滞后于科学本身的发展速度,但是当前科学事业正处在千载难逢的发展时期,所以科学文化建设非常重要;文化建设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更需要有外界的推动,也就是必须通过一些制度规范来引导和约束;约束就可以促进自律,自律慢慢养成习惯,习惯就是文化;故此,此次论坛和科学文化研究院成立有重要的意义。

最后,他表示,北京大学成立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一定会对学科交叉有非常重要的推动意义,并期待该系和科学文化研究院尽快产出有意义的成果。

李楠

教育部科技司副司长

李楠在致辞中认为,从历史研究中发现规律、总结经验,用于指导我们今后的实践,是该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的中心任务。他指出,我国的科学文化还没有随着科研硬水平的提升而同步提升,平等批判、理性质疑、挑战未知、勇于冒险、不怕失败的科学精神还远未形成社会气候。

他希望新的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继承和弘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把学科兴趣、国家需求、大学责任紧密结合起来,做好科学研究、科教融合、资政建言、国际交流四门功课,研究真学问、解决真问题、推动真实践、产出真成果,为北大双一流建设进行有力支撑。

最后,他表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北京大学定能再次擎起科学的大旗,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无愧于北大的新贡献。

《中国科学报》 (2019-05-17 第8版 印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听导师的话,毕业论文答辩这样准备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