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积极推动科技资源科普化,促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
■斯峒
从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环境治理、人工智能等6个代表性科研方向,挖掘领先性科技成果,融合新技术新理念,北京工业大学实施了“靓丽科普”创新工程,打造大学面向社会长期开放的科普展厅,形成展示学校特色和优势科研成果的科普窗口。
——这是北京市推动创新实力转化为科普影响力的生动案例。在系列政策支持下,北京市创新主体努力践行科技成果科普化,通过开放日、展览展示等方式,在普及科学知识、推广科技成果、服务公众科普需求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近日召开的2019年北京市科普工作联席会议上,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市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副主席刘印春表示,北京要实实在在开展科普工作,使科普真正服务人民、服务青少年发展,促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
推动创新主体参与科普
北京地区科技资源丰富,高校院所、企事业单位、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各类国家级、市级科技创新平台,构成了庞大的创新主体。
在历次北京科技周上,中国科学院将实施“率先行动”计划产出的前沿科学进展、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为科普互动展品,设立专题展区,向公众展示了包括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悟空号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模型等我国战略先导和高精尖科技领域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北京牡丹电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首都国企开放日”中,推出5大主题展区、11个开放展点,邀请市民走进牡丹集团的中关村数字电视产业园、IMS云平台全球数据中心、牡丹数字艺术中心、数字电视国家工程实验室等场所,参观体验牡丹集团的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资讯等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极大激发了市民了解科学的热情。
中关村创业大街“创业博物馆”2018年9月向社会公众开放,馆内设立了多个信息技术产品专项展区,展示了包括中国首家民营科技企业研发的“四通打字机”、中国第一台输入中文的计算机“长城0520计算机”、上世纪80年代的“联想汉卡”等数百件不同年代的科技创新产品,呈现了中关村几十年科技发展的历史回忆和重要成果,弘扬创新创业精神,成为创新文化的新地标。
“在2019北京科技周上,将以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大创新成果、高精尖产业发展成果3个方面,展示北京市在医药健康、人工智能、轨道交通、智能硬件、网络安全等领域的成果。”在5月14日召开的2019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暨北京科技周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科委副巡视员张志松介绍说。
增强科普服务能力
来自北京市科委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北京市命名的科普基地有420家。北京从事科普资源利用、科普产品研发、科学技术传播、科普展览活动等方面的科普服务机构数量不断增加,基础设施水平不断提升,服务规模不断扩大,服务质量不断提高。
近年来,北京科普基地联盟、北京科普资源联盟等社会组织表现活跃,通过科普宣传培训、科普资源对接、科普活动实施等形式,开展了有效的科普服务,推动科技资源转化为科普资源,并向公众推广。
去年12月,为实现“科技创新资源向科普研学资源的转化”,由中国科普研究所、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亚欧科技创新合作中心等24家科研院所、科技类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共同发起的公益性科普平台——科普研学联盟在京成立,拟通过有效的联盟机制搭建研学服务平台,促进科普研学事业的发展。
北斗启航、中科直线、国术科技、索尼探梦科技馆等科普专业机构在科普产品和科学传播课程开发方面逐渐形成特色。
作为北京市科普研发基地,国术科技公司在机电互动、人工智能等领域开发了“手舞3D重构桌面”“科技魔轮”“科技魔链”等近百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科普展品,并广泛应用于中国科技馆以及青海、辽宁、贵州、武汉等外省市大中小型科普场馆,形成了具有创新特色的北京科普品牌。
为鼓励原创科普产品研发与推广,北京将“鼓励应用新的技术手段和表现形式,将高校、院所和企业的基础前沿研究、关键技术突破、重大原创成果,转化为互动体验性强的可移动科普展品。”北京市科委副主任杨仁全介绍。
提升支撑服务水平
在2019年北京市科普工作联席会议上,杨仁全介绍了2019年北京市科普工作要点。要点聚焦八大方面,其中,提升科普支撑服务水平、优化科普服务体系布局等被摆在重要位置。
“北京要加大力度布局基础前沿研究,推动产生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原创科技成果,为科学技术普及提供高水平的科技成果供给。加大对新技术新产品的普及推广,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杨仁全介绍。
为引导创新主体开展高端科技资源科普化,北京将支持高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将高端科技资源和高精尖科技成果转化为科普资源,并通过支持“公众开放日”“公众科学日”等活动,鼓励创新主体建设科普服务平台,以面向公众科普为社会责任。
此外,北京也将壮大科普场馆、科普基地等科普服务机构。“支持科技馆、博物馆、科普基地等科普机构建设,推动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等增加科普功能,引导动植物园、森林公园等加强科普宣传,依托城乡社区公共服务场所和设施,提高基层科普服务水平。”
杨仁全表示,北京将加强科技创新平台的科普服务功能。建立集聚科技要素、以行业领军企业需求为导向、多元化主体参与的开放式创新平台;扩大首都科技条件平台、首都创新券和中关村开放实验室的服务范围和领域。
刘印春表示,北京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要一手抓实科技创新这个“主业”,一手抓牢科学普及这个“基业”,不仅要在重大原创科技成果和高精尖产业领域抢占制高点,更要在公众科学素质、人才质量、创新文化等方面形成强大软实力。
《中国科学报》 (2019-05-16 第6版 转移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