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广立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9-5-16
选择字号:
中科院泰州中心召开研讨会探索科学教育新模式
院地合作迈入科教融合新阶段

 

本报讯(记者赵广立)近日,中科院泰州应用技术研发及产业化中心(下简称中科院泰州中心)携手江苏省兴化中学,召开以“探索科学教育模式、哺育科技后备人才”为主题的院校联席研讨会。与会代表就推动中科院“高端科研资源科普化”、促进科教融合、创新科技后备人才培育机制等议题展开了研讨。

“科学教育需要科学资源,但科学资源并不能自动地转化成为科学教育资源,要经过一个再创造、再组织、再训练的过程,这个过程中需要更多教育家、科学家参与进来。”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原中科院党组副书记郭传杰在研讨会上透露,“高端科研资源科普化”是中科院科学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点计划,同时中科院也正在考虑选择一批有基础、有潜力的中小学校建立中科院科学教育基地,希望中科院泰州中心能够在相关创新探索中打造标杆和示范。

郭传杰认为,科学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但科学教育作为一种养成性教育,不仅是为了培养科学家,更重要的是大众科学素养的培育。目前我国在科学教育培育体系和标准上还很欠缺,希望相关的探索工作在这方面发力。

对此,江苏省兴化中学校长顾晓斌也颇有感触。“当前科学教育的课程体系还很薄弱,还有很大的局限性,非常需要更高视角的系统建构。”研讨会上,顾晓斌表示,科学教育对于青少年的德育、体育、美育甚至动手能力的培养都大有裨益,有助于青少年全面发展。

中科院泰州中心主任、中科院南京土壤所研究员董元华向《中国科学报》介绍说,泰州是近现代中国文理学科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无论城镇还是乡村,都有很好的基础教育根基。选择在泰州探究如何发挥基础教育优势,为教育注入更多科学元素,让科学更好地为教育服务,有着深远意义。

此外,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孙才红以“倾听宇宙的声音 探索深空奥秘”为题向300多位中小学师生讲述“中国天眼”建设的故事;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王利刚,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顾雪英分别作了“创新能力实验室建设”和“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新型生涯教育”的主题报告,与150多位中小学教师分享科教融合新理念。

多位与会代表对《中国科学报》说,这次研讨会推动了科学向教育的跨界,拉住了中小学的手,感到非常欣慰。

中科院泰州中心是中科院与泰州市人民政府共建的院级非法人单元,于2007年正式运行。至今已引进40余家中科院单位来泰州,促成百余项合作,大量科研成果在泰州得以成功转移转化。

《中国科学报》 (2019-05-16 第4版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星链卫星让射电望远镜“失明” 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的十大注意事项
我国卫星数据通信方式迎来重大变革 固体核磁共振新进展!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