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温才妃 王潇潇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9-3-27 4:52:25
选择字号:
为了留住学子眼中那束光

 

■本报记者 温才妃 通讯员 王潇潇

走进华中科技大学光电信息学院(以下简称光电学院)副院长杨晓非的办公室,办公桌上摆着一沓印着二维码的A4纸。“这都是我们学生的作业。”杨晓非看出了来人的好奇,“每个二维码的背后都是学生所做相关概念的模拟实验。这种提交作业的形式让学生们面对晦涩难懂的概念和公式时更加直观,也是我们‘数字化’的一个有益尝试。”

“数字化”其实只是该学院“一课三化”教学改革中的一个环节。在6年多的摸索下,“融合产业学科优势,基于‘一课三化’举措,推进光电专业创新人才的群体培养”教学成果荣获第八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让全体本科生保持科研初心

2018年本科录取最低分超一本线149分、光电学科全国排名第一、拥有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下一代互联网接入系统国家工程实验室等……从表面来看,光电学院所具备的条件可谓“天时地利人和”。

然而,改革之初的事实却并不尽如表面那般“光鲜”——虽然各类科研资源十分丰富,但分配给本科生的资源却十分有限,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更多的资源分配给了尖子班。

“学生入校时都是优中选优的尖子生,每个人都充满生机。但是三年后,我发现他们部分人眼神里,没有了当初那束渴望知识的光芒,整个人都暗淡了。”看到这种场景,杨晓非很痛心。“这种落差让我们痛定思痛,一定要打破这种隐性不公平。尽全力让全体本科生都能保持对科研初心,保护好孩子们眼中那束可贵的光。”

为此,光电学院确立了面向平均每年400名以上的全体本科生,高质量地开展公平化、规模化、多元化的创新能力培养,而非仅仅面向一两个实验班实行小范围的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据杨晓非介绍,教改以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为突破口,聚焦专业核心课程,与核心课程教学同步开展创新能力培养。对于基础理论课程,普遍开展课内计算仿真训练,训练工科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对于专业课程,通过3~4人组成的学生团队合作完成工程设计项目,实现研究式课程学习。

在实验教学中心之外,该学院还专门腾出700多平方米的场地,构建大学生公共项目实验室,全天候免费向学生开放,发挥以“武汉·中国光谷”为代表的产业优势,以及以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为代表的学科优势,构建多方优质资源融合的协同育人平台。

培养一名潜在的研究生

“刚开始我们就尝到了甜头!”说起“一课三化”课程改革的效果,核心课程之一的物理光学任课教师、教授杨振宇打开了话匣子:“我们将科研课题中的小问题凝练成一个大作业的题目,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折腾’,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杨振宇说的“意想不到”,其实完全在制度设置的情理之中。大作业题目源自科研一线,兼具基础性与前沿性。学生选择大作业,其实就是寻找自己的兴趣点。在完成大作业的过程中,前期调研、理论原理推导、模型搭建……每个环节都需要学生亲力亲为,甚至实验中的各类部件都是他们自寻买家。

“我们刚开始对大作业很抵触,因其难度明显比普通考试高很多。从实验设备到软件,我们都得从头学起,快答辩那几天,几乎天天熬夜。”现为该校研究生的杨振说。但是后来他发现,前期准备和后期答辩都是在课本基础上的再操作,其实是对课本知识的反复复习。“物理光学这门课不仅学得扎实,其他相关学科的内容也已掌握。真的觉得特别值!”

看着学生成长,教师们的获得感与日俱增。杨振宇告诉《中国科学报》,学生做出来的课题也正好解决了他们的问题;同时,学生对某位教师的课题感兴趣,后续还会一直与这位教师交流,并进入他的课题组,研究范围会更精细。“这无疑培养了一名潜在的研究生。”

为了推动教改,当初光电学院下了很大的决心,尤其是在教师层面狠抓落实,从一次评定中可窥见一斑。

2013年,该学院在教师考核中增加了“教书育人质量点”评定,与教师的聘期考核、年度考核都直接挂钩。

2018年,该学院有2个晋升教授的指标,4位符合科研要求的教师同时申请。进行评定时,4位申请人的科研成绩完全符合程序要求,但其中3位教师因为教学质量点没有达到学院要求,最终遗憾落选。“虽然浪费了一个名额,但是我们觉得很值得。”杨晓非说。

背菜谱更要炒佳肴

“老师,我的‘车’终于能动啦!”“老师,我的无人机能飞了!”在光电学院课程群负责人、教授曹丹华和教授吴裕斌的手机上,经常会有学生们凌晨发来的“报喜”短信。

这些“车”、无人机是“一课三化”核心课程群中对学生工程能力培养的一方面。“以前,学生动手能力很差。就像一个厨师,他将菜谱背得再熟也没用,而是需要真正炒佳肴。”从2002年开始,吴裕斌开始自己动手并指导学生做实验器具。

“我刚接触单片机时,连说明书都看不懂,实验做着做着就想哭。后来在吴老师耐心指导下,慢慢熟练掌握了。这种产品化的教学模式,让我们参加‘挑战杯’‘互联网+’大赛时得心应手。”本科生唐世镇说。

曹丹华告诉《中国科学报》,《单片机原理》是其课程群的基础,也为后续的《光电系统课程设计》练手。正是由于前期练手,才逐渐摆脱“纸上谈兵”的教学模式。“当听到学生说道,这些课程没有让教学空心化,我就问心无愧了。”

而对于学生而言,类似的成长是显见的。

“挑战杯”国赛一等奖、多项研究专利、第一台样机就被某知名企业一眼相中……这些都是当时才大二的陈雄超获得的荣誉,之所以能够参与这些项目,他最感激的是“从大一就开始的一体化教学思路”。

陈雄超是被大一开设的专业认知实验课吸引到教授、班主任柯昌剑的实验室的。“实验课上展示的光电黑科技及各种应用,让我对光电学科有了直观的认知,最后我发现,自己对信号处理最感兴趣。”

据该院教学实验中心教师王英介绍,学院开设了一门科研训练课程,没有固定考试内容,没有固定班级,只要学生在感兴趣的领域做出了符合整体要求的成绩,学分就给学生。“这其实是一个个性化的培养过程,每个人各有所长,学院不对结果呈现方式做硬性要求,而是把选择权交给了学生。”

也正是因为有了一体化教学思路等优秀育人方式,这才有了“陈雄超们”一路高歌,载誉而归。

《中国科学报》 (2019-03-27 第2版 动态)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金星缺水的原因,找到了? 科学家描绘低质量系外行星大气逃逸新图象
第一颗被证实有大气层的行星出现了 听导师的话,毕业论文答辩这样准备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