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赵广立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9-3-14
选择字号:
“个人信息保护”该怎么立法?

 

在5G即将商用之际,一部有针对性的专门法律更利于应对当前的态势,同时也更加便于法律条文的逐步完善。

■本报记者 赵广立

告别“裸奔”!今年两会上传来好消息,一部立足于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规范终于呼之欲出。

3月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张业遂透露,全国人大常委会已将一些与人工智能相关的立法项目,如数字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列入本届五年立法规划。

“我从2014年就开始呼吁,连续好几年都提交了相关的议案,今年终于看到了曙光。”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全国人大代表、南京邮电大学校长杨震告诉记者,我国在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即将商用之际将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列入规划,不仅非常及时,而且意义重大。

5G时代挑战更大

“科技的进步一方面带来极大便利,另一方面也为个人信息保护带来巨大挑战,尤其是5G。”杨震说,从4G时代人与人之间的通信,到5G时代的联通万物,万物互联将使得信息的采集变得空前全面,每个人在网络中将变得如“透明人”一般,“这个时候,以立法的形式对个人信息加以保护尤为重要”。

个人信息安全问题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因个人信息不当采集、滥用、泄露乃至非法买卖,导致公民权益受到侵害的案件时有发生。“5G即将投入商用,对个人信息保护提出了更为迫切的需求。”杨震说,人们在日常生活消费和信息通信体验中的各种信息,将随着通信技术的升级被更便捷地、无感地采集,即使商家不是主动侵犯个人隐私,也带来了各种隐患。

事实上,个人信息保护在我国并非无法可依。目前,我国已有刑法总则、民法总则、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网络安全法、电子商务法等多部法律、法规和规章涉及个人信息保护。不过,杨震认为,这些法规总体较为分散,在5G即将商用之际,一部有针对性的专门法律更利于应对当前的态势,同时也更加便于法律条文的逐步完善。

难以一步到位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加强个人隐私保护的热潮,并随着FaceBook创始人兼CEO扎克伯格因深陷“用户数据遭窃事件”频上头条达到顶峰。2018年5月,欧盟颁布的“史上最严”数据保护法案《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宣告生效。

我国专门针对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会是中国版的GDPR吗?

“在立法过程中,可以参照国外好的做法,吸取其长处,但也要立足我国国情,制定符合我国大多数公民利益的法律条款。”杨震告诉记者,我国的网络覆盖强度、用户习惯与国外不同,这些因素需要在立法中考虑进去。

不过,杨震也坦言,针对个人信息保护,需要回答的基本问题很多,比如怎么定义个人信息?哪些信息要保护?如何进行保护?应该对未成年人个人信息保护采取哪些妥善措施?诸如此类的问题,此前还没有哪部法律有专门的解释。

比如,全国政协委员、公安部原副部长陈智敏就认为,数据在数字时代应属于私有,相当于农业革命的土地、工业革命的资本,但现行法律并没有赋予其资产属性,数据的所有权、使用权、管理权、交易权等也没有被充分地认同和明确地界定。因此,他提出,要在立法中明确数据的属性。

此外,杨震还提出,个人信息保护法在维护公民隐私的基础上,也要注意保护的“适度”。“个人信息保护法从长远看不应成为互联网企业头上的紧箍咒,而是要成为促进行业规范发展的利好因素。”他表示,这就考验立法者的智慧,如何让立法更科学,既能保护用户个人信息,又能促进科技发展和应用。

全国政协委员、搜狗公司CEO王小川认为,保护与开放并不矛盾,他建议,在确保数据收集、分发、使用等得到国家立法规范与保护的前提下,加快面向人工智能的公共数据开放,营造包容的公共数据流通法治环境。

“如何找到这个平衡点,这是立法的一个难点。”杨震说,这也表明了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确实有其难度,“要很容易,早就出来了”。他说,类比中国首部电子商务法的制定与实施,个人信息保护法也不可能一下子十全十美,“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地完善”。

一靠法律,二靠技术

立法保护个人信息的另一层要义,是维护数据安全。“防止数据被‘黑’,一靠法律,二靠技术。”杨震说,随着技术的革新,攻防双方都在进步,“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这需要法律和技术综合运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尹浩认为,互联网用户信息安全,需要技术和管理综合施策。

“安全界有一种说法:三分技术,七分管理。一方面要通过法律管理手段让非法攫取和滥用信息的人承受代价,严厉打击盗用互联网用户信息的非法行为,另一方面管理和技术必须相辅相成。”尹浩举例说,例如,如何快速发现窃取和非法使用公民信息行为并进行准确定位,这就需要网络安全防护技术的支撑,如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建立攻击者的行为模型,通过算法分析快速识别和准确定位非法入侵者等。

不过,随着物联网、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网络安全防护还面临一些重大挑战。全国政协委员、360集团董事长兼CEO周鸿祎向《中国科学报》介绍道,未来联网设备数以百亿计,不可能在每个终端上都部署防护软件;此外,黑客只要利用一个未知漏洞在未知的时间和地点就能发动攻击,而漏洞却是难以预知的。

“面对这些威胁和挑战,当务之急是能够及时发现网络攻击,靠单点发现是不可能的,唯一的方法要靠大数据。”周鸿祎说,虽然现在各单位建立了很多网络安全防御系统,但是数据没有打通、各自为战,无论是企业、网络安全公司、运营商还是政府部门,都各自掌握一部分数据,只能看到局部情况。

“迫切需要把数据统一起来,建设国家级的网络空间防御系统——网络安全大脑,实现对网络攻击的第一时间发现和及时处置。”周鸿祎介绍说,360过去几年构建了一个安全大脑的原型,综合运用了物联网、移动通信、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边缘计算等技术,能够发现潜在威胁,初步解决了“谁进来了不知道、是敌是友不知道、干了什么不知道”的问题。

周鸿祎进一步建议,若构建国家级的网络安全大脑,迫切需要发挥制度优势,由国家相关部门牵头,协调网信、工信、公安、科技等部门和单位,组织国企、民企、科研院所等广泛参与。

《中国科学报》 (2019-03-14 第7版 信息技术)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听导师的话,毕业论文答辩这样准备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