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韩扬眉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9-2-11
选择字号:
热带雨林过春节

样地植物调查,陈辉(右一) 

■本报见习记者 韩扬眉

2月4日,除夕,万家灯火。云南西双版纳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版纳生态站)高级工程师陈辉独自值守在野外工作站中。

鸟语蝉鸣、万木葱茏,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自治州勐腊县的版纳生态站补蚌工作站,距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仅200米。自从上世纪70年代,植物学家、中科院版纳植物园创始人兼首任园长蔡希陶在补蚌村考察时,发现了热带雨林的代表性树种——龙脑香科的望天树,这里便成了中国首个被世界公认的热带雨林,也是地球北纬21度最为珍贵的一片绿洲。

今年是陈辉第一次在站上过春节,大年三十,他通过视频与家人一起“跨年”。“这里网络很好,打开视频就可以与家人通话;这里距离哈尼族村寨很近,我也入乡随俗,没有吃饺子,跟大家吃米饭。”陈辉笑着说,“在勐仑片区,版纳站的张文富、黄继梅两位同事也没有回家,坚守站里的综合气象场并且维护自动监测设备。”

目前,版纳生态站的水文、土壤、气象和二氧化碳通量等数据信息观测基本实现自动化。除了常规的数据记录、设备巡视等工作外,陈辉趁着这一难得“清净”的机会,为研究收集数据。他告诉《中国科学报》,从中国云南至越南湄公河一带的热带雨林山区,长期存在着一种特殊又普遍的“刀耕火种”生产活动。“事实上,人类可能很早之前就开始大规模塑造着大地,而非从现在才开始,只是近几十年来速度越来越快了。由于过去一些少数民族没留下文字,我们对很多信息不了解。像‘刀耕火种’这种生产活动,对于森林生态系统到底有怎样的影响,是我们想要研究的。”

新的一年,陈辉希望把这项研究系统地做下去,同时将正在进行的研究工作持续下去,取得下一个“完美收官”。

《中国科学报》 (2019-02-11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听导师的话,毕业论文答辩这样准备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