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丁佳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9-2-1
选择字号:
“墨子号”成果获克利夫兰奖

 

本报讯(记者丁佳)北京时间1月31日,美国科学促进会宣布,授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领衔的“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科研团队2018年度克利夫兰奖,以表彰其通过实现千公里级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推动大尺度量子通信实验研究做出的卓越贡献。

这是克利夫兰奖设立90余年来,中国科学家在本土完成的科研成果首次获得这一荣誉。该奖项将于当地时间2月14日在华盛顿举行的美国科学促进会年会上正式颁发。

2017年初,潘建伟及其同事彭承志等组成的研究团队,联合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王建宇研究组、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等,利用“墨子号”量子卫星在国际上率先成功实现了千公里级的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空间尺度下严格满足“爱因斯坦定域性条件”的量子力学非定域性检验。相关成果2018年6月16日以封面论文的形式发表于《科学》。而后的8月10日,“墨子号”量子卫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从卫星到地面的量子密钥分发和从地面到卫星的量子隐形传态,这两项成果以封面标题论文的形式在线发表于《自然》。

克利夫兰奖每年评选一次,从当年6月至次年5月发表在《科学》的论文中,选出一项最具学术价值和影响力的成果,授予该奖。

休刊启事

根据出版计划,本报于2 月2日至2 月10 日休刊。敬请留意。

《中国科学报》 (2019-02-01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即将迎来 “火炉模式”,这样种树降温5度 《科学》(20250502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研究者为蔷薇属物种演化机制提供了新见解 科学家在AI模型中内置“防火墙”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