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崇臣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9-12-30
选择字号:
开组会,你碰撞出火花了吗

 

■王崇臣

最近,与几位老师聊天谈到了开组会时老师和学生的众生相,我随即在科学网检索了一下关于“组会”方面的博文,结果发现以组会为主题的博文还是挺多的,可见组会对课题组运行是多么重要。那么,到底组会有哪些意义呢?

1.交流科研进展,优化科研方案。组会的基本功能是交流科研进展,将自己在开展实验、收集数据、分析数据过程中取得的成果、存在的疑惑分享出来,以期获得听众(老师和同学)评价和建议,以便完善自己的科研方案。一般来说,导师不希望将组会开成汇报会,因为导师提问主讲、学生回答的形式,不利于其他老师和同学的参与,不能让所有成员都畅所欲言地讨论问题。理想的组会应该创造一种开放的讨论氛围,鼓励所有听众适时打断主讲者,就当前出现的问题展开讨论。只有这种有效的讨论才能激发头脑风暴,从而优化主讲者的科研方案。

2.分享重要文献,深度加工资料。阅读文献是研究生的必修课,但是泛读过多、精读过少的现象并不少见。在组会上分享文献,主讲者必须将一篇或几篇文献整理成自己的“故事”展示出来,还要加上自己理解后的点评。如果不对文献进行精读,主讲者是不可能将这些做好的。所以,组会分享是让参与者深度加工资料并在其中融入自己思想的最佳途径。关于这种分享,国外有Journal Club和Journal Scan等常用形式。

3.重视平时训练,以求水滴石穿。组会上想要图文并茂地汇报科研进展,进行数据分析,就要精心准备相关PPT材料,梳理自己的语言。这种日积月累的训练,能最大限度锻炼参与者制作PPT的能力和表达能力。在此,我想借职场上的几句话来说明“PPT表达”的重要性:会用PPT和会做PPT是两个意思,会做PPT和只会做PPT完全是两个概念。你虽然取得了不少漂亮的业绩,但为何一放到PPT上就像啥都没干似的?这就值得深思。现在的职场,你的展示能力决定未来。那么在科研领域,展示能力又何尝不影响未来呢?

4.学会聆听他人,扩展知识范畴。我们参加学术会议的目的在于了解领域前沿、分享研究成果、启发科研思路和重新自我评估。而参加组会交流,其实就等于参加了一次小型学术会议。在科研过程中,由于各种局限性,人们可能会聚焦于自己从事的那一小块领域。通过聆听他人的工作汇报,可以扩展自己的知识范畴、开拓思路,甚至发挥优势和作用参与其中。这样其他同学的工作也会成为自己工作的一部分,让自己的工作变得更加强大。

5.积极参与讨论,成就自我他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萧伯纳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交换一下,一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我们交换一下,一人就有两个思想。”由此可见,科研过程中的讨论和交流是多么重要。在组会交流中,如果人人都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将自己的想法完美地表达出来,一方面可以让主讲者的工作更加完善,另一方面也可以让自己的想法获得用武之地。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总之,组会重要的不是次数和时长,而是思想碰撞中迸发出了多少火花。

http://blog.sciencenet.cn/u/hillbuct

《中国科学报》 (2019-12-30 第8版 博客)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数百个包含种族歧视的植物名称将被改变 平均每棵树干中都有超过1万亿个微生物
野外回归的墨脱百合在原生地首次开花 科学家创有机小分子催化新纪录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