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惠钰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9-12-16
选择字号:
“一带一路”能源合作迎来新机遇

 

本报讯 (记者李惠钰)近日,由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主办的 “2019能源战略与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在京举行。本届论坛旨在探讨新时代全球能源战略、能源转型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等重大问题。商务部研究院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平作了题为《“一带一路”建设进程中的能源合作机遇》的主题报告并强调,“一带一路”建设对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能源多元化供给渠道的巩固提升、能源技术创新发展意义重大。

张建平表示,“一带一路”是我国重大的国际发展和国际合作倡议,建立在共商、共建、共享的逻辑下,是一个多元、系统的合作工程。

在他看来,“一带一路”的建设过程中对于能源的需求是非常迫切的,不仅我国有大量的石油、天然气需求,很多“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同样对能源有巨大需求,例如在非洲、东南亚等一些发展中国家,甚至电力都无法保证。

“‘一带一路’地理沿线分布65个国家,拥有38%的全球面积、29%的生产总值、62%的总人口以及30%的缺电人口。”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副教授鲁玺援引国际能源署的估算数据,未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电力需求将保持高速增长,预计到2020年,沿线国家的发电量将比2013年约51890亿千瓦时增长70%。

在鲁玺看来,“一带一路”地区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太阳能发电潜力巨大。至少有13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电力普及率不足100%。在这些电力短缺的国家中,太阳能光伏的年发电潜力超过其全国年电力需求的9倍到5270倍不等。

此外,“一带一路”地区太阳能总装机潜力为265.9万亿瓦,是2017年全球太阳能光伏装机容量的600余倍,开发利用3.7%的最优光伏发电潜力即可满足整个地区2030年的电力需求。

张建平强调,“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与气候变化高度关联。我国在“一带一路”合作进程当中,要特别注重和这些国家一起推动减碳减排目标的实现。如何通过我国技术的进步,增加新能源的比重以及逐渐降低传统能源的比重,这是中国和“一带一路”所有合作伙伴在合作进程当中需要逐步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对于“一带一路”可再生能源开发及可持续发展,鲁玺也分享了诸多对策,例如建议以“产业+投资+运营”为抓手促进“一带一路”可再生能源国际合作,促进形成多重形式的融资支持体系。另外,要以标准与认证国际合作为切入点,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并以智能运维为突破口,促进“一带一路”可再生能源数字化能力的建设,同时还要发挥行业组织的积极作用,聚合国内外力量,协力推动“一带一路”可再生资源绿色发展。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长张来斌也在致辞中指出,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环节,能源消费、供给、技术、体制革命意义重大。中国石油大学针对能源转型革命、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已成立新疆克拉玛依校区,优化学科布局,进行学院设置改革调整,在“双一流”建设上开启新征程。

《中国科学报》 (2019-12-16 第7版 能源化工)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