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渝生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9-12-13
选择字号:
儒学、科学与文明刍议

 

■王渝生

今年是孔子诞辰2570周年。日前,国际儒学联合会在北京举行纪念会,国家副主席王岐山出席并致词,他表示,新中国70年的辉煌成就,凝结着当代中国人民的辛勤和汗水,也凝结着中华文明的智慧和精华。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屠呦呦关于青篙素的研究,正是从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青蒿方”所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中,启发了新的研究思路,通过改用低沸点溶剂的提取方法,富集了青蒿的抗疟组分,最终发现了青蒿素,应用于世界特别是非洲地区,挽救了数百万疟疾患者的生命。

有着“人民科学家”荣誉称号的吴文俊关于数学机械化思想方法的研究,受启发于《隋书·律历志》的记载:祖冲之领先世界千年之久的圆周率π值源于刘徽《九章算术注》“割圆术”,“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

以上两个例子,说明儒学、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传统科学的发展是有积极影响并有现代意义的。中国传统科技基因,完全可以古为今用。

科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和自身的本质和规律性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思想是第一精神力量;科学还是一种文化,科学文化理所当然属于先进文化。假如说中国传统文化阻碍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那么,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辉煌成就从何得来?

事实上,中国传统文化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已经有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儒学的开门祖师孔子,是开创“私学”的大教育家,他以“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培养“博学通才之士”为方针和目标,对学生进行礼、乐、书、数、御、射“六艺”教育。其中,数即数学,乐和声学有关,御和力学有关,射和机械有关。

儒家的“六艺”教育具体付诸教材,即古代经典中,如《易》,“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诗经》中包含有大量虫鱼、鸟兽、草木,以及天文、地理、农业生产等知识;《礼记》中有农业与季节相关的知识;《考工记》则是有关手工业技术的专门著作。

中国古代科技教育,分为官办和民办两大部分。自秦汉以来的2000多年,官方兴办的科技教育,以天学、数学、医学和建筑、工艺为主,而地方官学主要实施医学和技术教育。如钦天监进行天文历算教学和实践,宋代著名的针灸铜人就是为医学生教学和考试用的。

孔子之孙孔伋(子思)的《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学、问、思、辨、行,完全符合研究科学的方法和步骤,即获取信息、提出题目、逻辑推理、检验结果、躬身实践。

作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的《大学》,有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前四目指知识来源于实践,而又指导实践,“格物致知”为知之始,“诚意正心”为行之始,是为本;后四目是知行观的外推于家国和社会,是为末。

孟子曰:“天之高也,星辰之远也,苟求其故,千岁之日至(冬至、夏至)可坐而致也。”强调的是实事求是、实践出真知的科学精神和方法。

《论语》称:“子尽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这就是说,孔子在讨论题目时不主观,不武断,不固执,不唯我独尊。“当仁不让于师”,即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这种科学精神是十分可贵的。

今年11月28日,我出席了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在故宫举行的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议,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宋涛在开幕式致词中说到,制度是文明的精华。我是学数学、科学出身的,对此深以为然,数学最讲规律,科学最守制度。科学无国界,从古代四大文明古国到近现代亚非欧美,科技发展最能促进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创造了闻名于世的科技成就。在规律和制度方面,数学讲“规矩准绳”,天文讲“天行有常”,冶铸讲“合剂模范”,建筑讲“营造法式”……

中国传统科技在农业文明中领先于世界,也影响了世界,促进了世界科技文明的进步。

从汉唐到宋元,中国通过陆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通过阿拉伯地区,同西方有频繁的科技交流。据英国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研究,在中世纪1000年间,中国作为世界科技强国,有26项技术发明传到西方,对欧洲近代科技革命产生过积极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经验表明,科技革命总是能够深刻改变世界发展格局。”近代欧洲16—17世纪的科学革命和18—19世纪的技术革命开启了人类社会的现代化历程,使世界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从蒸汽时代走向电力时代,20世纪现代新科技革命又迎来了信息时代。量子论、相对论的诞生,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的变革,以航空、电子技术、核能、基因重组、航天、计算机、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为里程碑的技术革命,让世界进入了空前繁荣的现代文明。

近代以后,由于国内外各种原因,我国屡次与科技革命失之交臂,明清以降,仍然在封建老路上蹒跚地爬行,在世界上大大落伍了。

明末清初和清末民初,中国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翻译西方科学著作,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进行引进、消化、吸收,促进了中国近代科技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不懈努力,我国科技发展取得了伟大成就。在标志性科技成就中,陆相成油理论、人工合成牛胰岛素、杂交水稻、青蒿素是有原始创新的,而“两弹一星”、载人航天、超级计算机、基因组研究,则是从国外引进、消化吸收后的再创新。

在近现代科技发展中,特别是工业文明后期,人与自然是对立的,人对大自然着重征服、索取,而不留意保护,结果遭到严厉报复,如资源匮乏、能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灾难频繁等。中国传统科技的核心是“格物致知”“天人合一”“经世致用”,中国古代的区域开发和经济发展,强调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发展、共生共荣,这对当代生态经济学、生态伦理学的发展有指导意义,有利于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因此,古今中外的科技发展促进了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有利于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进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作者系中科院自然科学史所研究员、中国科技馆原馆长)

《中国科学报》 (2019-12-13 第8版 文化)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听导师的话,毕业论文答辩这样准备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