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文静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9-12-13
选择字号:
李铁军:细胞会说话

 

▲《镶钻》是牙槽骨、牙根及牙龈组织的联合切片。


 

 

▲《江山多娇》是骨组织脱钙切片。

 


 

▲《日出》是骨髓切片,其中的太阳是个血管。

 


 

▲《秋日树影》是横纹肌组织切片。

 


 

▲《大漠秋色》是牙组织切片。


 

▲《寒枝》是半脱钙的骨组织切片。


 

▲《狐仙》是对牙齿磨片局部作了镜像处理后的影像。

“细胞会说话”这个说法源于2016年我在美国太平洋大学牙学院举办的展览。当时在展览开幕式上,我说:“每个细胞都可以讲述故事,每个分子都可以创造奇迹。”

人的眼睛是最精密的光学仪器,大部分的视觉感动是通过肉眼观看而实现的。但是,如果我们观看的对象太小、太快、太暗,那么肉眼就会捕捉不到,这就需要用到科学的办法,也就是望远镜或显微镜。

我是做口腔肿瘤病理研究的,跟显微镜打了30年的交道。

在忙碌的科研工作之余,我常常有一些联想,常常能在显微镜下的口腔病理切片上看到日月星辰、缤纷四季。我把这些显微镜下的影像发给艺术家好友们看,他们总是赞叹不已。这给了我极大的信心,去继续探索。

果不其然,我在显微镜里发现了越来越多奇妙的图景。

对于我们医学工作者来说,病理切片是很具象的东西。但如果你换一个视角去看,让它在具象和抽象、写实与写意之间来回碰撞,就会看出不一样的东西来。

对牙齿磨片局部作了镜像处理后,它虽然还是牙齿,但也可以是一张狐狸的脸。

《秋日树影》实际是横纹肌组织。

显微镜下的牙齿非常美。一张牙槽骨、牙根及牙龈组织联合切片,你可以说它是钻石、宝石,或者其他的东西,它给了观者无限的可能性。

我将一些图片做成了系列,比如“画非画”系列,它们当然不是真的画,但看上去就像是一幅幅特意创作的绘画。《日出》这幅,实际上它是骨髓的切片,其中的太阳是个血管。

《江山多娇》实际上是一个骨组织脱钙切片,这种色彩和笔触像是故意画上去的一样。此外,我还有“风骨”“植体的梦想”等系列。

有趣的是,我们在科研操作中犯的一些错误,恰恰可能变成一种艺术。对一张骨组织的照片,我们通常会通过磨片来使其不脱钙,从而保留原来的形态。但一位学生在封片时犯了一个错误,他把酸放了上去,一想不对,又赶快弥补。最终我在显微镜下一看,这个骨组织呈现出半脱钙的状态,矿物质从原位脱出来又没脱彻底,反而成就了一张经典的照片。

《大漠秋色》这张照片也是意外之喜,它是一张牙组织切片,下面的红色本该连成一片,但由于封片时起皱了,所以形成了这幅图。

人的一生都在跋涉中寻找。我非常有幸能够利用显微镜看到放大后的自己。我们看到这些细胞,了解到这些细胞也可以很文艺,然后让细胞来说话,或者说让细胞讲述如诗如画的故事。这些故事关乎生命。我们常说,艺术如果不关乎生命,恐怕很难打动人,或者很难成为非常高级的艺术。

作为医生,我为什么要把这样的东西讲授给我的学生?

医生对生命的观看往往是一种技术性的观看。技术一路高歌,常常让我们觉得它无所不能,甚至失去了对生命的敬畏。如果医生是冰冷的,根本不抬头看病人,三分钟看完病,尽管他把疾病治好了,但病人内心不会感动,因为这样的医学没有温度。国内医学教育急需加入医学人文的内容,让医学生们对生命保有敬畏之心,学会首先把病人当成一个人,然后再去看病。

明年,我与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教授彭志翔,将共同出版一本书《显微镜下生命的奥秘与遐想》,我出图,他出故事。

我想用他在本书“序言”中的一段话结束今天的演讲。他说:“在人类对宇宙万物的探索和认知过程中,科学的解释永远只是其中一部分。在科学止步的边缘,艺术悄然现身了。”

(张文静整理)

《中国科学报》 (2019-12-13 第8版 文化)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听导师的话,毕业论文答辩这样准备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