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思玮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9-11-25
选择字号:
打一场细菌耐药的“狙击战”

 

编者按

感染曾是致死率第一的疾病。抗生素的发明使得医生面对先前束手无策的感染,第一次获得了有效的治疗手段,也让人类的平均寿命得以延长。但是,抗生素的过度使用也导致了严重的耐药问题。发现青霉素的科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早就预言,人们因无知而滥用青霉素,就要在道德上为他人的死亡负责,因为无知带来的耐药问题,会导致其他人因此而丧命。

世界卫生组织(WHO)自2015年起,将每年11月的第三周定为“世界提高抗菌药物认识周”。今年的活动主题是“着眼未来,停止过度使用和误用抗菌药物”。如今,细菌耐药的问题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面对的难题之一,为此,《中国科学报》采访了相关领域的专家,试图寻找一条可行之路。

■本报记者 张思玮

“细菌耐药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公共健康领域的重大挑战,也是各国政府和社会广泛关注的世界性问题。”前不久,在2019年提高抗菌药物认识周启动仪式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表示,加强抗菌药物科学管理、减缓细菌耐药,已经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非常紧迫的工作任务之一。

早在201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就发出了“抵御耐药性——今天不采取行动,明天就无药可用”的警示。随后,2015年的世界卫生大会又审议通过了控制细菌耐药全球行动计划。

“虽然我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中心成员单位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以及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均明显下降,但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仍呈现缓慢上升趋势。”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负责人杨小强表示,耐药细菌的检出率存在明显地域性差异,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以及鲍曼不动杆菌在某些地区、某些特定病区以及某些人群中较高的检出率应引起关注。

抗菌药是救命药

“谈抗菌药物的耐药问题,一定不要否认抗菌药物的作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所长王明贵表示,抗菌药物被发现至今已经挽救了不计其数的生命,它在医疗卫生、农业养殖领域,在治疗感染性疾病挽救患者生命、防治动物疫病提高养殖效益以及保障公共卫生安全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据统计,上世纪80年代,全球几乎每年都有四五个头孢菌素上市,一旦出现耐药菌,就会有新的抗菌药给压住。“但是,好景不长, 21世纪以来新出现的抗菌药就很少。”王明贵说。

此外,再加上新型抗菌药物研发能力不足、药店无处方销售抗菌药物、医疗和养殖领域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制药企业废弃物排放不达标、群众合理用药意识不高等因素,细菌耐药问题逐渐突出。

一项由英国政府支持的抗生素耐药评估项目表明,预计很快全球每年因耐药死亡人数将达70万。

“如果我们无法在2050年前控制现在的情况,到那时,全球每年因耐药导致死亡的人数会上升到1000万。” 国家卫健委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评价专家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徐英春告诉记者,抗菌药物就是救命药,它几乎支撑着现代生活的全部,如果失去了抗生素的保护,人类将终日生活在恐惧之中。

比如,当你知道任何伤口的感染都可能会致命,你还会骑自行车上下班么,还会在操场上踢球么,还会去野外登山么?就更谈不上心脏手术、腹腔手术等治疗的开展。

总体趋势向好

鉴于此,早在2016年,原国家卫生计生委等14部门就联合制定了《遏制细菌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16—2020年)》,并明确指出,细菌耐药最终影响人类健康,但造成细菌耐药的因素及其后果却超越了卫生领域,给人类社会带来诸如生物安全威胁加大、环境污染加剧、经济发展制约等不利影响,迫切需要加强多部门多领域协同谋划、共同应对。

今年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意见》中,又将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s)作为一项考核指标,以推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此外,正在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草案)》中,也将应对微生物耐药纳入其中。

“从目前监测结果来看,我国在抗菌药物管理以及细菌耐药控制方面总体趋势向好。”焦雅辉说,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抗菌药物管理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地区间抗菌药物管理体系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基层医务人员用药水平不高、人民群众用药习惯亟待改变等。

应多方参与的全链条管理

那么,该如何破解细菌耐药的问题呢?

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表示,耐药是一个自然过程,但是人类要为这一过程的加速承担责任。“抗生素的滥用应该作为一个社会问题来看,因为抗生素不仅在医学方面,在农业、畜牧业、水产业都有使用。滥用越多,细菌耐药性就越强。”

这一观点,得到了WHO抗微生物耐药性技术战略专家顾问组成员吴永宁的认同。他直言,中国在动植物养殖过程中使用的抗生素占据我国抗生素总量的一半。“真正的有效预防,首先应该做的就是减少在动物当中使用,促生长目的的预混剂的使用应当马上停止。”

此外,抗生素在环境中大量蓄积,会污染并破坏人类生存的环境。比如,抗生素残渣、抗生素的废水排放到环境中,会导致土壤和水中的细菌产生耐药性,而耐药性的基因可以形成水平和垂直传播,进而影响到人类。

“所以,我们要从生态环境到农业、畜牧兽医,再到食品、疾控,一直到临床和社区的应用,形成一个全链条的管理。”吴永宁说。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兽用抗菌药治理问题,强化兽用抗菌药审批、生产、经营、使用全链条监管,深入推进兽用抗菌药综合治理。

“去年,我国每生产1吨动物用品,兽用抗菌药使用量已降到140克,提前实现兽用抗菌药‘零增长’目标。”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副局长陈光华说。

“破解细菌耐药问题,需要各国政府、卫生专业人员、企业和民间组织,包括患者共同采取紧急行动,根据耐药菌的种类,有针对性地使用抗菌药物,这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则。”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前主任委员邱海波呼吁,遏制耐药应该从每个人做起,从现在做起!

记者观察

对待抗生素

别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随着国家对抗生素使用的宣传力度加强,加上公众用药意识提升,抗生素滥用的问题已经有所缓解。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只要是头疼脑热、嗓子红肿就吃头孢。

不过,另一种现象也应引起关注,就是一些人开始对抗生素过度排斥,即便是感染已经很严重,也坚持“扛”过去,生怕吃了抗生素以后马上会产生耐药,担心在某个时刻得了严重感染无药可用。

诚然,这种担心有一定必要。因为抗生素滥用的确导致了一些难以治疗的病原体产生,甚至出现了对所有抗生素都耐药的“超级细菌”。但是,如果患者各项检查已经提示严重感染,即便身体症状比较轻,倘若仍坚持不用抗生素的话,患者感染得不到及时控制,那就极有可能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

需要说明的是,即便你不用抗生素,也不意味着不会产生耐药。因为你感染的细菌,或许已在别的患者那里“锻炼”出了耐药性,传染到你这里已经自带耐药基因。此外,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有太多被抗生素“关照”的影子,土壤、水、肉蛋鱼奶等都有抗生素的残留,而等你再用抗生素的时候,或许也依然无效。

所以说,抗生素不是绝不能用,而是绝不能滥用,该用的时候必须要用,还要用足量,彻底把细菌杀死,不做任何残留,这样就不会产生耐药。

《中国科学报》 (2019-11-25 第5版 医药健康)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