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丁佳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9-11-25
选择字号:
科学家合成新型纳米发光材料
有望用于肿瘤光动力治疗

 

本报讯(记者丁佳)近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降雨强研究组与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沙印林课题组合作,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纳米发光材料。基于该类金纳米簇的双光子动力疗法具有空间选择性高,安全、高效,不需要避光期等优点,在肿瘤治疗尤其是脑胶质瘤、实体瘤治疗等方面具有很好的临床转化前景。相关研究成果已申请发明专利两项,近日在线发表于《美国化学学会纳米》。

研究人员设计合成一种以二氢硫辛酸为配体的金纳米簇,在光照下具有很强的产生自由基的特性,对肿瘤细胞和组织具有非常好的杀伤作用,是一种性能优异的光动力治疗的光敏剂,其疗效远优于临床使用的艾拉光敏剂。

“光动力治疗体系是人类对付肿瘤的新武器,就像哪吒对付妖怪一样。”降雨强介绍,“其中,光敏剂性能是决定肿瘤光动力治疗效果的关键。但是,目前临床使用的光敏剂采用可见光激发,组织穿透深度小,难以用于实体瘤和深部肿瘤的治疗。而且,患者治疗后需要数周的避光期,给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此次合成的新材料具有优异的双光子性质,其双光子吸收截面高,可采用近红外激光激发,有效增加照射深度,可用于实体瘤的治疗。更重要的是,该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治疗过程不需要避光,使得临床可操控性大大提高。

据了解,肿瘤光动力疗法是利用靶向肿瘤的光敏剂,在激光照射下生成大量活性氧自由基,以摧毁肿瘤组织。与放化疗等肿瘤常规治疗方法相比,光动力疗法具有空间选择性高、不易产生耐药性、系统毒副作用低等特点。但是,目前缺乏与之配套的双光子光敏剂,极大限制了其临床应用。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21/acsnano.9b05169

《中国科学报》 (2019-11-25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两道同心圆环揭示恒星“双重引爆”证据 有证据证明成年人类也会萌发新脑细胞
桃多组学数据库PeachMD发布 上万株黄瓜中“挖”出隐形宝库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