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惠钰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9-11-11
选择字号:
医师公益之路如何走

 倡议人共同发布中国患者援助联盟倡议宣言

医学,首先是仁学;医道,首先是温度。

广大医师除了要做医术精湛的拼搏者,也要做医德高尚的践行者,要坚守职业信仰,让医学充满人文关怀,这是患者在生命中最软弱、最痛苦之时恰恰最需要输送的精神养分。

■本报记者 李惠钰

医学是有温度的科学。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曾经说过:“医学,首先是仁学;医道,首先是温度。”一名优秀的医者如同拥有一双翅膀,一只是精湛的医学技术,另一只是温暖的人文情怀。

为了将这份温度惠及全国,让更多贫困偏远地区的患者也能获得公平、高质量的卫生健康保障,11月2日,于无锡召开的2019首届中国医师公益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生命绿洲管委会主任钟南山与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副秘书长杨庆斌共同发起成立中国患者援助联盟(CPAA),呼吁全社会同心同力,积极参与和支持中国患者援助事业。

“一切为了患者!”钟南山号召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医师公益事业,也希望中国医师公益大会与CPAA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不断吸引各方资源与智慧加入患者援助与医师公益项目,改善医疗环境,打赢健康扶贫攻坚战,防止因病致贫返贫的发生,推动健康中国战略早日实现。

“广大医师除了要做医术精湛的拼搏者,也要做医德高尚的践行者,要坚守职业信仰,让医学充满人文关怀,这是患者在生命中最软弱、最痛苦之时恰恰最需要输送的精神养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农工党中央主席、中国红十字会会长陈竺说,“作为医者,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体现公益,责无旁贷、大有可为!”

坚守医者仁心

“有的人,情愿做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这是央视最美医生颁奖典礼给周南的“颁奖辞”。

2009年协和医学院八年制博士毕业的周南,在一次旅行西藏时,救治了一位身患肺炎生命垂危的老人。当时,偏远地区缺医少药的情形深深刺痛了她。本有机会留在北京的周南,毅然决然地选择奔赴祖国边疆,成为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的一名医生。

“北京有那么多医生,多一个少一个区别不大。我在西藏,就可能挽救更多生命。”怀揣医者仁心的周南,带头建立了西藏地区第一个风湿免疫血液科,使西藏群众不用出藏就能享受到高水平的风湿免疫专科诊疗技术。

然而,不幸的是,今年8月,周南在一场车祸中逝世,终年37岁。

周南的老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内科学系主任张奉春在回忆这位最美驻藏医生时,除了惋惜,也为她感到骄傲和自豪。周南的事迹也让更多人看到了自愿投身边疆医疗建设的医师身上那闪耀的医师精神。

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0年,陈竺表示,我国医学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从试制第一支青霉素到发现青蒿素,从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到自主研发的首个小分子靶向抗肺癌药埃克替尼上市,我国的医学突破呈指数型增长、医学发展呈螺旋式上升。中国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只用了发达国家一半的时间,即实现了全民健康覆盖,成就令人瞩目。而就在这样一个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的发展过程中,有不少医务工作者为此付出了生命。

陈竺表示,此次大会以“大医精诚,公益为民”为主题,就是为了向广大医务工作者致敬,这既是对我国设立“医师节”的积极响应,是弘扬医者人文精神、发展医疗公益的实际行动,也是为营造尊医重卫社会氛围、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积极努力。

“如果说‘大医精诚’倡导医者顶天立地,那么‘顶天’就是用实事求是的精神探究医学的精微奥妙,永攀医学的高原高峰,‘立地’就是仁爱大众、大爱无疆,将自己的生命投入到为公益、为人民的伟大事业中。”陈竺说。

医生也有很多无奈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陈竺表示,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建设健康中国,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是决胜全面小康、实现中国梦的基础和保障,也是中国在全球卫生与健康治理中贡献力量的责任和担当。

陈竺表示,医疗公益是传播医学文明的有效载体,是解决患者健康问题的有效途径,医师对医疗公益事业的发展责无旁贷。只有医师秉承无私奉献的职业精神,深度参与医疗公益项目的设计、执行与推广,医疗公益才能真正把握并解决患者的切实之需。

不过,很多医师在做医疗公益事业的过程中,还是会遇到很多坎坷。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养结合养老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李鹰就很想替广大医生说几句话,“可能大家会要求医生不计代价地去做公益服务,但有时候患者在医院得不到有效的建议,最后闹得不欢而散,甚至索赔。”他说,当前患者与医生的信任度仍然存在很大问题,医生这个职业甚至是危险的,这就会影响医生做公益的积极性,甚至是对医师公益事业的损害。

哥伦比亚大学卫生政策与管理系主席Michael Sparer教授也指出,“现在,不仅在中国,世界很多国家都在讲‘以患者为中心’,但这种以人为本仍存在很多障碍,并不那么容易实现。因为医生可能没有时间去了解每一位患者的个性化需求,也并没有获得患者居住环境以及家庭等充分的信息,‘以人为本’的医疗模式需要医师付出非常艰辛的努力。”

“我们只是一名普通的劳动者,一样会疲惫、伤心和无助,医学还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所以也需要社会对医生多一份理解和尊重。”一位医务工作者对《中国科学报》说。国际医疗领导力组织创始人David Roye也提出“职业倦怠”的问题,他认为医师也需要更好地提高生活质量,这样才能更加有能力去发挥自己的作用。

“医师公益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医生要有强烈的道德感和责任感,以及非常精湛的医术。”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理事长曹锡荣表示,医生除了在自己的医生岗位上治病救人以外,健康教育、健康管理、健康促进也非常重要。要把过去形成的一套非常好的医学救治系统慢慢过渡到健康管理系统,这一过程中教育非常重要。

“如果医生在工作之余能够对普通民众进行专业的引导、专业的教育,普通民众接受了这些医学常识,就可以改变自己的身体状况,使之得到很好的改善。所有这一切都是未来医师公益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曹锡荣说。

高科技发展与公益事业同行

现如今,科技创新给医疗事业带来很大的改变,智能带来了“暖科技”,尤其是新的治疗技术手段出来之后,越来越多的疑难杂症都有机会得到医治。

武田制药大中华区总裁、中国癌症基金会理事单国洪表示,现在有很多手段可以帮助到患者,医生也要拥抱新技术,比如人工智能技术对影像的诊断起到很大作用。随着5G的产生,远程医疗也会有很大的进展。

“高科技的发展和我们医生公益事业同步前行,有温度的科技和有崇高敬业精神的医生,才能推动健康中国的发展。”David Roye也期待医生能够在繁忙中关注高科技的发展,比如电子病历就是非常好的交互手段,让医生去追踪患者全面的过往病历,并且可以与不同的机构分享医学信息。

而公益的力量于医疗而言就是追求人人享有健康。吉利德科学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罗永庆表示,第一是提高药品可及性;第二是怎样去筛查和发现更多患者未被满足的需求;第三是做好普及和教育,包括对医生的教育,这是企业应做的、能做的,也是一直在做的事情。

为实现人人享有健康的愿景,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患者援助产学研生态圈,未来CPAA将运用现代科技,建立更高效的患者援助运营平台,形成资源共享,帮助各公益组织提升效能,形成联盟内部的合力,从而更充分、有效地使用社会资源,帮助更多患者。

记者在会上了解到,CPAA还将携手联盟成员共同组建一个“医疗公益学院”,作为开展患者服务工作的医务社工、志愿者以及患者组织、医疗公益组织提升专业技能以及人才培养的摇篮。他们还将与国内外学术研究和非营利组织合作,探索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机制,争取为国家制定相关医疗卫生保障政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中国科学报》 (2019-11-11 第6版 医药健康)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发布首批科学探测结果 “双星计划”:开启中国空间科学新纪元
河西走廊内陆河出山径流研究揭示新趋势 金星缺水的原因,找到了?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