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温才妃 郑俊朋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9-11-7
选择字号:
宁波大学研发“阳光捕手”
有望促进光伏降本增效

 

科研团队测试平板型量子点荧光太阳集光器光波导折射率

本报讯 (记者温才妃 通讯员郑俊朋)大多数光伏发电厂的建设成本回收期要8~10年。如果可缩短至2~3年,则意味着成本的极大降低。日前,宁波大学信息学院集成电路工程专业研究生束俊鹏及其团队研发了一款“集光器”,声称可以帮助上述设想实现。

这款集光器的名字叫“量子点荧光太阳集光器”。目前,该团队专门成立了一家公司“宁波极阳科技有限公司”,运作这一“阳光捕手”的推广。

据悉,该公司受到了浙江宝利特新能源股有限公司、南通天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的青睐,并与其达成初步合作意向,销售合同总金额达1000余万元。

“‘阳光捕手’就是把那些原来‘逃逸’掉的太阳光都给‘捕捉’回来。” 束俊鹏说。

在平板型聚光光伏应用领域,发光体扮演着重要角色——收集太阳光子。但是目前国内外市场上的产品却因平面结构难以优化、高性能发光体缺失、模拟验证方法不完善而普遍存在三大技术痛点——逃逸率高、稳定性差、次品率高。行业急需一种低成本、高性能的荧光太阳集光器。

束俊鹏称,针对传统集光器存在的三大技术痛点,科研团队实现了三大核心技术的突破,攻克了光伏行业“三高”难题。

针对器件平面结构难以优化问题,该团队研发的“高折射率OSTE聚合物与Stokes光谱转换技术相结合的新型叠层结构”,可提高产品的光子捕获率,将集光效率大幅度提高至41%;针对高性能发光体易分解问题,团队采用“醇酯聚合技术” 制备量子点,以替换传统有机染料作为发光中心,可提高发光量子产率以及器件结构稳定性,预计可延长产品使用寿命达22%;同时,团队创新模拟验证方法,建立“蒙特卡洛光子追踪模型”,实现高效的参数优化与器件制备,将次品率显著降低39%。

束俊鹏称,该团队成员作为第一作者已申请20项国家发明专利,发表SCI、EI学术论文8篇,并获得多项国家级、省级课题立项支持。

据介绍,经过2年商业化探索,束俊鹏团队已研发出3款商业化产品。这3款产品可与市场上主流类型的太阳能电池相匹配,可满足不同光伏组件提供商的定制化需求。束俊鹏称,目前其团队已与多家光伏企业建立了商业合作关系。

英国光伏认证计划(MCS)光伏工作组主席、英国最大光伏公司Viridian Solar技术总监陈国通评价团队研发的平板型量子点荧光太阳集光器:“其应用将对光伏建筑一体化进程大有帮助,这个项目将推动光伏产业进入下一代”。

2018年5月31日,国家能源局等部门印发《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出进一步降低光伏发电的补贴强度。重压之下,中国光伏产业迎来了告别野蛮生长时代的拐点,大批高发电成本的光伏组件供应商纷纷倒闭。极阳科技研发的量子点荧光太阳集光器,其可大幅降低光伏单位发电成本的预期,或将引发光伏业内广泛关注。

《中国科学报》 (2019-11-07 第6版 转移转化)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