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晓姣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9-11-4
选择字号:
写论文应是科研正经事

 

■李晓姣

最近,G老师让我给师弟、师妹们作一场关于科技论文写作的报告。但我仅仅是一名博士后,能力有限,成果不多,没什么丰富的经验可输出。而照本宣科列出写论文应知、应会“清单”,我也无意于此。因此,就想分享我对学术写作相关问题的思考和感悟。

生物学家达尔文曾经说过:“如果只作观察,从不写作,自然科学家的生活倒是幸福的。”可见,写作对任何人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写?写论文到底是不是科研正经事呢?

我的答案是肯定的。因为科技论文是一种载体,它传播科研成果,承载书面思考,促进学术交流。

传播原创性研究成果

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再好的idea,没有传播出去被人听到,就如同没有发出过声音一样。为了传播,必须将idea和研究成果转化为“有效发表的科技论文”,否则再好的idea也会湮灭。而论文得到有效发表至少包含三个重要因素。

第一,原创性科技成果的首次发表。

原创与创新息息相关。一般来说,当今科研创新脱离不开以下三种情况:(1)新问题、新方法。这种当然最好,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2)新问题、老方法。比如说有限元方法是一种经典数值方法,但是该方法仍不断应用于各种新结构、新模型、新材料的研究之中。(3)旧问题、新方法。虽然是旧的问题,但由于引入了新方法,得到了许多以往方法得不到的结果,体现了新方法的独特优势。创新包含不同层次、不同程度的创新,但原创是根本。创新的标志性提法包括但不限于提出某种新的观点、提出某种新的方法、建立某种新的模型等。无论是学位论文的创新点,还是期刊论文的highlights(亮点),每一篇文章都必须有值得分享和传播的创新之处,以区分自己的研究与已有研究。

举例来说,综述文章是对已发表文献的评述,好的综述提供真知灼见,给人启发。但是,由于不是首次发表的创新成果,因此综述文章不属于有效发表的科技论文。

第二,经得起科技同行的实验重复和结论验证。

在研究成果被纳入人类知识体系前,还需要验证其方法的可重复性和结论的正确性。通用做法就是同行评议。虽然同行评议机制并不完美,也屡屡曝出问题,引发争议,但仍不失为目前最有效的方法。

举例来说,学术会议中的会议摘要、会议报告,由于缺少细节,未经过严格的同行评议,因此不是有效发表的科技论文。

第三,发表在能供科学界随时获取的出版物上。

发表的论文必须可以被获取,从而可以被开放讨论、勘误、引用,甚至发现问题被撤回。这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过程,经过科学特有的“筛选”功能,最终被纳入人类现有的知识体系。

1921年,S.P. Timoshenko教授在经典梁理论基础上考虑了梁的剪切变形和转动惯量的影响,提出一种新的梁理论,被称为Timoshenko梁理论。之后,但凡研究中用到这种梁模型,都会引用1921年的这篇文献。

书面思考和论证

分享和传播最新的原创性成果需要一个载体,科技论文必不可少。无论是纸质版还是电子版,无论是开放获取还是收费订阅,无论是经过完整的同行评议还是预印本——总之,传统意义上的科技论文都需要先“写”出来。而“写”论文的过程就是完成书面思考和论证的过程。

在科技论文构思、撰写和修改过程中,要始终将潜在的读者(编辑、审稿人、大同行、小同行)放在心头,自觉保持与读者的对话,时刻努力满足读者的预期。这里简单讲两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满足读者对于文章内容逻辑安排和呈现顺序的预期。科技论文常有“IMRAD”结构一说,看起来像是科技“八股”,但这并不是说科技论文作者缺乏写作能力,而是为了满足读者预期。论文开头,读者想知道你为什么研究这个题目,这就是Introduction。之后,读者想知道你要怎样研究,这就是Method。然后,读者想问你得到了什么结果,这就是Results。最后,读者还想知道得到这些结果,那又怎样,这就是Discussion。

第二个层面,满足读者对于信息呈现方式的预期。简单来说,在一句话的“topic position”放入旧信息,在一句话的“stress position”放入要强调的新信息。这也是英文论文与中文论文语言方面的最大区别之一。

保持与学术共同体的对话

科研工作者要以自身研究为原点,始终自觉保持从前到后、从大到小的不同视角进行审视。

前,即向前追溯。前人如何研究?解决了什么问题?还有什么空白、局限与不足?本研究要解决什么问题?解决该问题有什么意义?后,即向后发展,包括自己的后续研究,也包括作为已发表的文献成为他人研究的引证文献。从前到后,这些研究成果环环相扣,构成一个链条,完善一个学科,发展新的范式,最终汇入人类知识长河。大,将本研究置于更宏大的体系中,在此可遇见大领域的大同行。小,将本研究立足于更具体的点,在此可遇见竞争激烈的小同行。从大到小,大小同行形成全世界范围的无形学院。

前人和后来者、大同行和小同行,共同构成一个研究领域的科学共同体。而科技论文就是你进入这个科学共同体的入场券,也是你行走于这个科学共同体的硬通货。

综上,发表科技论文实现idea的分享和传播,撰写科技论文促使idea的充分论证,交流科技论文助力作者融入学术生态圈。所以,写论文真的是科研人员的正经事!

http://blog.sciencenet.cn/u/woshixuxudemama

《中国科学报》 (2019-11-04 第8版 博客)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