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彬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9-10-30
选择字号:
让书法连接“中国缘”

 

上外留学生现场书写中国福

■本报记者 陈彬

“留学生开中文书法展?学习书法两三个月就能写出参展作品?”或许您不相信,但这样的事情真的发生在了上海外国语大学。

10月25日,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和上海中国书法院联合举办的“上海外国语大学五大洲留学生书法展”正式开幕。来自尼日利亚、韩国、俄罗斯、巴基斯坦、乌克兰、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泰国、秘鲁等近20个国家的留学生,在此展出了超过70幅书法作品。不少观众在参观之后,用“震撼”来表达自己的第一感受:“太厉害了!”

在开幕式的致辞中,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姜锋表示,本次书法展为中外文化交流提供了一种创新交流模式,艺术是民心相通的重要途径,根植于华夏历史厚重土壤的中国书法不仅仅是一门古老的汉字书写艺术,更是中华美学、中国精神的载体和象征,希望上外的留学生们能通过本次展览深结“中国缘”。

说到“缘分”,来自尼日利亚的上海外国语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二年级学生秦歌体会一定十分深刻,因为在此次展览上,她所写的大字“中”被选为主题字“中国缘”之一。

“中国有一句话叫做‘万事开头难’,刚开始学习书法的时候,我发现比我想象的难很多,可是我知道还有一句话叫做‘坚持就是胜利’,所以在杨老师的帮助下,我坚持了下来。如果以后还有机会,我还希望继续学习书法、了解中国文化。”她说。

秦歌口中的“杨老师”,指的是此次书法展指导老师、知名书法家杨建文。作为上外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的一位老师,早在上世纪80年代,他就已经开始为留学生教授书法了。依托杨建文工作室,上外还专设了书法艺术体验中心,供留学生和国际学生书法社开展教学与书法创作。

在发言中,杨建文表示,写书法如同做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力量”和“自强”精神,蕴含在书法的蘸墨运笔等每一步中,希望留学生通过学习书法来了解内涵丰富的中国文化。

同样来自尼日利亚的上外留学生董博文,便是被书法中所蕴含的丰富文化所吸引,从而研习书法的。

“上学期初,我被学校安排到杨老师工作室参观学习,”董博文说,一到那里,他就被挂在墙上的那些十分漂亮的书法作品吸引住了:“当时我心里想着,要是自己能像杨老师那样写出十分漂亮的书法作品来该多好呀。”

“我特别喜欢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而书法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我能够有这么好的机会学习书法,真的感到特别兴奋。”董博文说。

然而,在异域环境中长大的外国留学生,想要掌握地道的中国书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来自巴基斯坦的留学生叶默开始时对书法并不感兴趣,上书法课也有一些“打发时间”的意味,但在慢慢的接触中,她开始喜欢上了书法。此时,杨建文让她研习一个字——爱。

“这在当时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甚至有些中国人对我写的古体字‘爱’也不熟悉。” 叶默说,过去,她仅仅意识到生活中的爱情一点都不容易,现在她发现,篆书里的“爱”字比爱情更难。然而经过一番努力,她还是成功地写出了一张篆体的“爱”。

“除了向杨老师学习书法之外,我还收获了一些充满爱心和友善的美好回忆。”叶默说。

本次展览中,留学生们的书法作品不仅表现形式丰富,包含篆、隶、楷、草、行五种书体,而且表现内容广博,经史子集、诗词歌赋,均有涉猎,反映出中国人特有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品格,彰显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中国智慧。

“这个展览让我很感动,在我的记忆中,这七十年来,上海滩所有的书法展览中,汇集五大洲20多个国家的国际友人的书法作品规模,我还是第一次看到。”在展览现场,上海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上海中国书法院院长周志高说:“这与我们国家提出的文化自信的内在精神也是一致的。”

据介绍,作为国内最早开设对外汉语本科专业的高校之一,上海外国语大学历来重视面向留学生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组织留学生学习中国书法便是重要手段之一。该手段不仅丰富了留学生自己的中国故事,也培养了他们在世界舞台上讲述更为精彩的中国故事的能力。

“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其实都怀揣着一颗渴望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心,如此多的外国学生来到这里学习中国文化,我自己也觉得世界小了、书法大了,对此我很感动。”杨建文说。

《中国科学报》 (2019-10-30 第6版 人文)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