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韩鹏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9-10-11
选择字号:
情怀孕育精品
——《地球系统与演变》出版札记

 

《地球系统与演变》,汪品先、田军、黄恩清、马文涛著,科学出版社2018年6月出版

■韩鹏

《地球系统与演变》在2018年6月20日终于出版了。抚摸着精致的封面,难掩激动,眼眶竟有些湿润。做编辑14年了,这种感觉真是久违了。作者汪品先院士在付印时说,有种毕业典礼般的激动感,笔者则是一种考后等分数的惴惴不安的感觉。这感觉出于作品的厚重、出于作者的情怀,出于编辑的情怀,为学科发展作贡献、追求精品的情怀。

这个时代,一谈到情怀,可能会被人笑,“别谈情怀、多伤钱呀”之类的戏谑之言俯拾皆是。但我相信,每个有责任感的职场人都心存情怀,会一直寻找触动自己的那些时刻。本书的作者汪品先院士就是一个极具情怀的人。他的家国情怀、他对中国科学发展的思考和反省、对中国科技政策的直言评论,使他成为急功近利的社会中的一股清流,充满个人魅力。

笔者在大学时就听过汪先生的大洋钻探报告,当时是中国海的首次大洋钻探航次,也是第一次由中国人设计和主持的大洋钻探航次。从那以后,笔者就成为了汪先生的粉丝拥趸。

科学出版社的编辑一般所学的专业方向即负责的出版方向,这是科学出版社专业水准的保证和源泉。笔者毕业于第四纪地质专业,学习的是全球变化中古气候研究,与汪先生专业类似。2012年在工作中有机会和汪先生再次接触。彼时,全球变化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因关乎人类生存环境,相关学术研究发展呈如火如荼之势,进而催生了“地球系统科学”新领域。然而,虽然每年一次的世界气候大会使得该方向颇受国内外重视,我们也曾出版过相关的图书,但多为科研项目报告改编,难免阐述各异,以点代面、以偏概全。当然,这也可以理解,由于“地球系统科学”的概念太新,一般的学者难以系统把握,国外出版物情况也类似,鲜有真正的系统之作。作为相关专业的地学编辑,了解这是一个众人翘首、困难重重的方向,如同物理学渴望“统一场论”一样。如果有人能在这个方向作出系统的论述,将是里程碑式的。

如今的科研大家,都日理万机,哪位专家有能力、有意愿还有精力做这个事情,是笔者一直在追寻的。当2012年汪先生提出计划出版《地球表层系统与演变》时,笔者眼前一亮。当时就有一种责任感,这是必须争取到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经典著作。虽然有“表层”二字,距离“地球系统科学”还略有出入,但能将岩石圈以上的圈层贯穿起来,已经相当有魄力。开始和汪先生接触时,非常紧张,那是一种粉丝见到偶像的感觉。汪先生对外说话和蔼,但对合作要求非常严格。基于科学出版社的品牌和笔者的专业背景,以及对这部著作的真诚渴望,初期的沟通很愉快,甚至谈到了立项文件。

为了能与先生深入沟通,笔者每年两次到上海参会,与先生见面,了解稿件进度,并提出自己的想法。汪先生对此书的撰写极其谨慎,两三年的时间才大致确定架构,又花费了三年时间才初步撰写而成。此时的书名已由《地球表层系统与演变》改为了《地球系统与演变》。为将“表层”二字的删除,作者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国内估计也只有汪品先院士才有这个魄力和能力来将五个圈层系统论述。2017年9月拿到初稿,距第一次沟通已近六年。

终于进入三审三校阶段。为了做到“三高、三严”,笔者特别请部门的博士一起承担此事。笔者是第四纪地质专业,主要专注在表层;孟美岑为海洋科学和古生物地层专业,岩石圈和水圈基本可以覆盖。这保证了编辑加工的专业性。读到书稿,文字深入浅出,而且颇有文采,笔者甚至为如今相关学科学子感到高兴,有如此经典的著作指引未来科研之路,真是幸福之至。

审读中的文献、图件等,双方都希望精益求精,齐心协力,到9月底,收到了“齐、清、定”的要求的定稿,编辑部后续对图件等做精细处理。9月中旬,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一次会议间隙,笔者将参考了国内外几部同类题材著作设计的版式请作者审阅,商定了版式。10月份进入了编辑加工阶段。编辑加工本身就是个学习过程,除了正常的文图编辑加工,编辑对其中的专业内容也进行了深入审阅。为了更好地把握其中的一些概念,笔者甚至专门学习了同济大学网上汪品先院士亲授的相关课程,以便深入理解稿件中一些关键点。稿件中古生物的词汇、地层的符号等,都经过认真核对,并与作者进行了沟通。编辑加工阶段,笔者和孟博士交叉编辑,互相审查,保证了稿件的高质量加工。随后的二校和作者样,作者也都亲历亲为地认真回复和修正。甚至有些引用图件的原始错误,也被编辑和作者发现,对其进行了修正。三校时,篇幅确定,达550多面,考虑到方便各专业读者阅读,笔者建议增加索引和缩略词,作者非常赞同,全力支持。

4月底,笔者到上海与作者开会讨论稿件问题及汇报图书后续的宣传推广工作。

在此期间,汪先生一直在为5月份的深海下潜作准备,这一次壮举,又成为媒体的焦点。5月中旬,汪先生以82岁高龄,随同“深海勇士”号下潜到1400多米深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汪品先院士提到:“今年还有两本中文的书,本来也不准备出,后来一个老朋友去世,我想搞不好我也跑掉了,所以就出了。”《地球系统与演变》就是其中一部。闻听此讯,笔者倍感荣幸和压力,作者对这部书寄予怎样深厚的感情,编辑此书真是责任重大。而他提到的那位去世的老朋友,则是我们的编委、年初遗憾病逝的著名地质学家孙枢院士。

汪先生虽已80多岁高龄,但多数工作都是亲力亲为。据了解,本书大部分为汪先生亲自执笔,很多校稿他都是亲自审阅,亲自回复邮件。

汪先生深海下潜半个月之后,书稿终于要付印了。在此期间,封面、用纸、开本,尤其是定价,汪先生都为读者充分考虑,仅定价就和笔者讨论多次。付印前汪先生的回信让笔者激动不已:“十分感谢出版社多年来的合作,此书终成正果。现在产生的,是一种毕业典礼前的激动感。”在6月22日,汪先生回信:“书刚送到,印得非常好,谢谢!”笔者终于一块石头落地,如同大考后,老师给了一个好评,兴奋和成就之感洋溢胸中。

在第五届地球系统科学大会“地球系统进课堂”圆桌会议上,多位院士专家在发言中对此书给予了高度评价。

作者和业内专家的认可给予了科技编辑最大的鼓励和鞭策。回顾《地球系统与演变》的出版过程,感觉受益良多,尤其是和汪先生的合作,科学严谨,而且总是有一种时不我待的感觉,常常让我们这些晚生后辈汗颜。他一直在以惊人的效率工作着,想趁着中国海洋事业发展最好的时机,把先前落下的时间补回来。时常有机会和中国最优秀的科学家近距离接触,感受他们的个人魅力,激励自己成长,是作为科学出版社编辑的一种幸福。

在互联网时代,富媒体快速发展,信息传播形式更加多样化,作为科技编辑,应坚守怎样的基本素质?个人认为最关键的是助力科学发展的情怀,了解科学发展的强烈愿望,尤其要在自己的专业方向上不断耕耘。只有对之深入了解,不断学习,才能真正融入一线科研人员,体会他们的困难和收获,泪水和喜悦,才能真正感受到他们的情怀,而使自己的编辑工作受到重视和尊重。科学家群体是最富情怀的群体,有情怀的科学家和编辑合作,必能碰撞出有情怀的精品。

(作者系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分社副社长、副编审)

《中国科学报》 (2019-10-11 第6版 读书)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听导师的话,毕业论文答辩这样准备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