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潇潇 蔡敏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9-10-9
选择字号:
几件“老物件”背后的医学荣耀

 

■王潇潇 蔡敏

一个锈迹斑斑的试管架、两个实验室常用的透明三角烧瓶、一个已褪色的红色橡胶洗耳球……在北京展览馆举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上,这一组看似普通不过的展品却让不少人驻足围观,旁边循环播放的视频《中国发现世界首个22A型肺炎双球菌》更是引起不少讨论。

这组不起眼的“老物件”,来自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它们其实是上世纪80年代,中国分离出世界上第一株22A型肺炎双球菌所用的实验器材。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些40年前的老物件竟是偶然发现的。

今年3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在整理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卫生行业相关成就时,偶然发现一份1983年世界卫生组织给当时卫生部发来贺信的记载。记载中,世界卫生组织感谢中国对了解肺炎双球菌在世界各地的菌型分布作出的卓越贡献及对肺炎双球菌疫苗设计提供的帮助。

这一发现引起了国家卫健委的高度重视。因为这一成果为肺炎疫苗提供了参考,证明了中国医学的实力,展示了中国人对世界卫生事业作出的重大贡献。但由于年代太久,除了这一记载,其他资料均无留存。于是,国家卫健委立即委托湖北省卫健委向同济医院寻找当事人,并了解相关的详细情况。

同济医院检验科主任孙自墉为我们讲述了这些展品背后的故事。

肺炎双球菌是世界上引起社区获得性肺炎、中耳炎和脑脊髓膜炎的主要病原体。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世界各地关于肺炎双球菌血清型的流行病学资料很少。1981年,我国与世界卫生组织建立了肺炎双球菌分型协作组,同济医院(原武医二院)等全国20多家大型医院参与此项科研任务。

1982年1月,同济医院检验科46岁的技师雷汉题等三人接受重任,开始收集菌株。首先是制作培养基。传统的培养基是把牛肉切碎、煮熟、熬汤……并进行高压消毒,杀死培养基中原有的细菌及真菌,再制成平板,过程繁琐。他们四处查找文献,发现利用少有的研究所正在研制的“蛋白胨”同样可以配成培养基,不仅简化了流程,而且更加稳定。

培养基的pH值对肺炎双球菌的生长非常关键。当时普遍认为,培养基的pH值控制在7.4左右是较好的,但课题组通过查找文献发现,当pH值为7.6到7.8时,细菌的繁殖状况更好。确定之后,他们开始收集患者的血液、脑脊液标本培养肺炎双球菌。

经过8个月的艰辛努力,同济医院共分离出了四株肺炎双球菌,经卫生部药品生物制品检验所复核后,寄送到了世界卫生组织肺炎双球菌中心进行血清型鉴定。他们认定,从脑脊液中分离出的一株为5型,血液中分离出的三株分别为36型、21型、22A型,并认定这株22A型是当时世界上发现的第一株血清型为22A的肺炎双球菌。

1983年,世界卫生组织给卫生部发来贺信。随后,世界卫生组织推出了23价肺炎双球菌荚膜多糖疫苗,其中就包括了22型肺炎双球菌荚膜多糖抗原。而这几件已显陈旧的实验仪器,正是这段历史的最真实记录。

(本文作者分别为华中科技大学外宣办主任、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宣传部部长)

《中国科学报》 (2019-10-09 第6版 人文)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