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静 高鸿雁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9-10-9
选择字号:
青蓝相继 弦歌不辍
——李四光与学生黄汉纯的地质岁月

 1982 年,黄汉纯在昆仑山垭口

■张静 高鸿雁

2019年6月的一天,吉林大学档案馆的工作人员来到北京。在这里,他们得到了一批珍贵的史料。

这些史料的捐献者名叫黄京,他的母亲是东北地质学院(发展至2000年并入吉林大学)1952级学生、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二等奖获得者黄汉纯。此次黄京捐赠的便是其母亲的著作、工作照、获奖证书、新闻报道,以及著名地质学家、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主要领导人和奠基人之一李四光写给黄汉纯的亲笔信等14件实物。

在这些捐赠物中,特别值得一提的便是李四光写给黄汉纯的亲笔信。信中,李四光对黄汉纯的工作和学习谆谆教导。从这封信开始,历史的记忆慢慢打开……

“今天人民要你做什么,

你就做什么”

故事要从上世纪50年代初说起。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内地质人才极度匮乏,全国仅有299名专业地质工作者。中国的地质专业院系也极为有限,北京大学、南京大学虽设有地质系,但招生规模很小。面对如此情景,李四光深感肩上责任重大。

正在此时,时任政务院财经委员会地质勘探局副局长的喻德渊上书东北人民政府,建议成立东北地质专科学校,同时致函恩师——时任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主任李四光征求意见。李四光立即回信鼓励喻德渊“今天人民要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同时,他还派出自己的学生俞建章与喻德渊等人一起来到长春,参加筹建地质院校工作。

1951年8月30日,东北地质专科学校在长春成立,李四光兼任首任校长,这是当时全国唯一一所培养高级地质人才的专门性地质学校。虽是初创时期,但在李四光的带领下,全体师生克服重重困难,为学校在很短时间内从一所两年制地质专科学校到组建成地质本科院校,以及后来的蓬勃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学校成立一年之后,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院系调整。在这种背景下,1952年,地质部会商教育部决定在北京和东北成立两所地质学院,东北地质学院便是其中之一,以东北地质专科学校为基础,将其与山东大学地质矿物学系、东北工学院长春分院地质系和物理系,以及大连工学院的部分力量合并。1952年11月12日,东北地质学院正式宣告成立。

“跑不死的爬山虎”

从1953年起,东北地质学院师生便陆陆续续地参加了原地矿部统一组织的普查找矿工作,包括大庆油田、辽河油田等大规模地球物理勘探工作等,他们的敬业精神和科研水平也得到了广泛肯定。

在众多的毕业生中,有一位叫黄汉纯的毕业生。她被李四光亲切地称为“跑不死的爬山虎”,在多年的学习和工作中,黄汉纯与李四光结下了一段深厚的师生情谊。

黄汉纯于1952年至1956年就读于东北地质学院地质勘探系,在还差几个月未毕业时,她就被李四光亲自点名参加柴达木盆地的综合地质研究队,勘查柴达木盆地是否有油气存在。当时年仅24岁的黄汉纯是这支队伍中唯一的一位女同志。

野外地质工作十分辛苦,柴达木盆地更是常年严寒缺氧,荒无人烟的戈壁滩、崎岖陡滑的山路以及枯燥单调的生活对于女同志来说都是巨大的考验,但却激发了黄汉纯前所未有的工作热情。靠着对地质事业的热爱,以及为祖国找出更多石油的动力,黄汉纯练就了一身爬山走路的过硬本领,被李四光亲切地称为“跑不死的爬山虎”。

1954年,李四光提出“在中国西部,包括柴达木盆地在内,都有发现较大规模油气的可能”这一论断。自此,黄汉纯一直牢记李四光对他们的嘱托,按照“先找油区,后找油田”的指导思想,义无反顾地走上柴达木盆地的找油之路。在李四光给黄汉纯的亲笔信中,曾对黄汉纯的研究方向和学习方法亲自过问与督导,在他的鼓励与帮助下,黄汉纯一干就是44年,脚步几乎踏遍了整个柴达木盆地,“上山背馒头,下山背石头”成为他们日常工作的真实写照。

艰苦的工作环境以及体力精力上的严重透支,使黄汉纯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前两次患的是急性肝炎、急性胰腺炎。1989年,黄汉纯第三次遇到死神,乳腺癌使她经历了人生的第三次痛苦。手术、放疗、化疗,她再一次凭借顽强的毅力战胜了死神,重新投入到工作之中,运用地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新发现柴达木盆地侏罗纪生油层,成功预测了40个中新生代中深层油气田;取得了突破性的科研成果,不仅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地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而且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44年中,黄汉纯靠着地质人特有的坚毅与执着,打开了柴达木盆地的“内心世界”。2001年,《柴达木盆地地质与油气预测》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二等奖。44年时间,她已从一个梳着小辫、朝气蓬勃的大学生变成了70多岁的老人。

李四光曾说“今天人民要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这句话不仅是他人生以及工作的信条,也影响了以他为精神榜样的莘莘学子们,使得学校在今后的发展中涌现出了一批批像黄汉纯一样为了祖国地质事业鞠躬尽瘁、矢志不渝的科学家们。精神的传承是一种力量,也是一种信仰。

如今,黄汉纯的这些珍贵史料重回母校,成为吉大学子那些年筚路蓝缕、如歌岁月的见证,也将成为一代代吉大人的精神传承……

(本文作者分别为吉林大学档案馆讲师,吉林大学档案馆、研究馆员)

《中国科学报》 (2019-10-09 第6版 人文)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