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东风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9-1-14
选择字号:
怎样与研究生谈人生

 

李东风

导师的言行实际上就是人生示范,它如同做科研一样,人生同样需要试错和领悟。人生是不同的,但是道理是相通的。

导师除了完成科研,同时还关心学生的思想、心理问题,说明这是个有爱心、负责任的导师。但是导师除业务指导,是不是可以做学生的人生导师,这值得商榷。

师生之间的年龄、阅历、性格、世界观、处世方式不同,或许交流会有障碍。其实研究生与导师都是成年人了,走什么路是他自己的事情。你可以谈人生,听不听由他!老师的话不一定每个学生都能听进去。

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感受自然不同。人生是不可复制的,因此你的人生不是他的人生。

其实,人生就是一个吃苦、经受磨难的过程。只有自己经历了,才知道何谓人生——自己品味远胜过别人说教。

我的观点是,与学生什么都可以谈,但别刻意去谈,尤其不要灌鸡汤式的空谈。同时,不一定逐个谈,方式也可以多样,比如发博文也是谈。研究生是成年人了,这意味着价值观基本形成,因此不容易改变。除非经历大的波折,才有可能改变人生。

老师的经历或许不适合现在的学生。但作为老师不能教学生诈,这是起码的做人底线。

现在的导师压力大,同样,研究生压力也大。双方或多或少都存在心理问题。除个别涉及品行问题,师生矛盾的冲突往往与实验进展、论文有关。说到底,都关乎各自的利益。导师要靠学生完成项目、论文;学生需要论文发表获得文凭。而这些又限制在一定时间内。时间紧任务急,必然带来问题。所以从入学始,导师就要抓紧每个培养环节,而不是等问题成堆才去解决;研究生也必须明白自己的目的,要主动自觉。

导师的言行实际上就是人生示范,它如同做科研一样,人生同样需要试错和领悟。人生是不同的,但是道理是相通的。

最后需要说的是,教育不是万能的。没有教育是万万不能的。

http://blog.sciencenet.cn/u/DFLISWX

《中国科学报》 (2019-01-14 第8版 博客)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