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香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9-1-9
选择字号:
微评

 

卢昌海(科普作家)

评《大问题简答》

 

《大问题简答》

埃迪·雷德梅恩在《大问题简答》([英]史蒂芬·霍金著,Bantam出版社)前言里称霍金是“我有幸遇到的最有趣的人”,这本遗作里的很多幽默是对这一点很好的注释。我印象最深的是这样两处:一处是介绍到所谓的“多世界”或“多历史”理论时,霍金举例说有一种历史是英国再次赢得世界杯,“但概率也许是很小的”;另一处则是因谈论太空旅行提到半人马座α星时,霍金表示那里若有智慧生物的话,如今还处于对特朗普在地球上的蹿升一无所知的幸福中。

当然,此书在我看来也有些不尽如人意之处,比如重复、离题、上下文衔接不畅、结构不甚严整等等,在细读时不难觉察,也完全符合此书作为本质上系片段汇编的遗作之特点。另外,熟悉霍金作品的读者也许还会注意到,此书的很多内容跟霍金以前的作品大同小异,不过这虽降低了独特性,倒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此书确系霍金作品——因为以霍金的身体条件,绝不可能是高产作家,遗作的内容若太新颖,恐难免被疑为是混入了他人的托其大名之作。

(摘自《澎湃新闻·上海书评》)

欧阳江河(诗人、批评家)

评《米沃什诗集》(总四卷)

 


 

《米沃什诗集》

米沃什作为大学者、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学者、良心论者,一个特别注重伦理的优雅的老派欧洲人,又经历了新欧洲的变化分裂,冷战时期欧洲和世界以及全球化时代的乱世和盛世并重的时期,那些在他身上投下的废墟的东西、建设的东西、希望和绝望的东西,混合在一起以后,特别地迷人。这样一个人物,在20世纪的诗歌史上找不到第二个人。

《米沃什诗集》(总四卷)([波兰]切斯瓦夫·米沃什著,上海译文出版社)的诗歌里面有一种思想的、伦理的和诗学春作的特点,就是回看。这种回看不是现在对过去的回看,还包括两百年以后对现在的回看,他的这种回看和时间观构成的沧桑感极为厉害。一方面他在现场工作,无论是政治的、思想的、抵抗的还是拯救的,甚至带着虚无主义和反讽的东西,另一方面他又在这个现场剥离出来,在未来,用另一个欧洲的目光回看这个世界。

这使他获得一种沧桑感,一种隔离感,一种时空感,非常迷人,而这一切对我们当然都有启示。

(摘自“文化客”公众号)

(朱香)

《中国科学报》 (2019-01-09 第7版 书评)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河西走廊内陆河出山径流研究揭示新趋势 金星缺水的原因,找到了?
科学家描绘低质量系外行星大气逃逸新图象 听导师的话,毕业论文答辩这样准备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