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方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9-1-8
选择字号:
被追捧的好成果“靶向”落地

 

小麦育种科研人员在田间   山东农科院供图

■本报记者 王方

“让中国老百姓吃上用我们自己的麦子生产的面包!”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赵振东30多年前说过的话。如今,优质强筋小麦品种再添一员“大将”——“济麦44”,不久前它通过山东省审定,又接到了香港南顺面粉厂伸来的橄榄枝。

2017年中国农业知识产权创造指数排名中,山东省农科院居全国省级农科院第二位。山东省农科院如何实现农业科技成果创新?像“济麦44”这样的成果契合了哪些产业需求?科研人员又怎样扑下身子用成果解决实际问题?《中国科学报》就此进行了采访。

从“天价”转会费谈起

2018年11月,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的甘薯新品种“济薯26”创造了一项新纪录:通过将品种生产经营权分区域许可授权给国内5家农业企业实施,实现了400万元的“天价”转会,从而成为国内转化金额最高的甘薯品种。

“济薯26”以品质好、“冰糖芯”、耐贮存等优势迅速成为板栗味鲜食甘薯市场的主打品种;同时,因为其淀粉、果胶、可溶性糖含量、出成率等指标非常适合零添加甘薯脯的加工,也使得“济薯26”问世以后迅速受到企业追捧。

山东邹城市灵丰农作物地瓜种植销售专业合作社“地瓜大王”张丙伸说:“2017年我们合作社销售了大约1.5万吨‘济薯26’,往北卖到吉林、内蒙古,往南卖到福建、广西,地头收购价一度达到每斤9角钱。”

他所在的邹城市,仅张庄镇和城前镇“济薯26”种植面积就达到了10万亩,占当地甘薯种植面积的90%,种植户亩均效益3000元以上,成为当地农民发家致富的“金蛋蛋”。

这是山东省农科院科技成果落地的一个缩影。

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党委书记刘开昌表示:“作物所育成的济麦系列小麦新品种、齐黄系列大豆品种、济薯系列甘薯品种、济谷系列谷子新品种、济粱系列高粱品种在全省覆盖率达50%以上,支撑了鲁研、圣丰、祥丰、泗水利丰等种业公司和加工企业的发展,为山东省乃至黄淮海区域粮食安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作出了重要贡献。”

不仅在齐鲁大地,一批产业急需、市场青睐的重大科技成果也在全国落地生根。如小麦品种“济麦22”,2018年夏收面积1688万亩,连续9年蝉联全国秋播第一大小麦品种,全国累计推广种植达2.7亿亩。

山东省农科院副院长张立明介绍,多年来,山东省农科院科研经费保持在3亿元以上,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119项,新审定品种239个,获得植物新品种保护权129项,有27个品种和38项技术被列为国家或省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

统筹资源 问题导向

受到市场和农民欢迎的诸多农业科技成果是如何培育出来的?

山东省农科院院长万书波介绍,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全面助力乡村振兴,首先要强化顶层设计,最大范围内集聚国际国内优势农科资源,共同研发、推广先进农业科技。

对此,山东省农科院坚持“一体化”思路,以山东省政府批复实施的农业科技创新工程为抓手,统筹各级农科资源,实现科研创新“接地气”、科技攻关“大协作”、科技成果“集成化”。

2016年启动实施的山东农业科技创新工程,是全国首个省级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山东省财政每年稳定支持6000万元,现已取得重要突破,推动山东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3.26%,高出全国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

“矛盾和问题是科技创新的导向。乡村振兴首先是产业振兴,围绕乡村产业振兴的关键问题,集中力量开展科技创新是关键。”张立明说。

花生单产不高一直是制约我国食用油脂产业发展和农民种植花生积极性的瓶颈问题。数据显示,近五年我国花生平均亩产约为230公斤,花生种植强省——山东的平均亩产也仅在285公斤上下。

万书波认为,“科技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近年来,他带领团队创建了以单粒精播技术为关键核心、配套钙肥调控和“三防三促”技术的花生单粒精播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单粒精播比双粒播种每亩减少用种4000粒左右,亩用种量减少约20%,但产量增加超过8%。

玉米螟,就是农民常说的钻心虫,对农作物危害非常大,对玉米作物危害尤为严重。山东省农科院植物保护所天敌与授粉昆虫研究中心研发出6种优势天敌昆虫和1种授粉昆虫,建立了2条天敌昆虫生产线和1条授粉熊蜂工厂化生产线。

在示范区,玉米螟卵被寄生率高达96%,玉米植株被害率比化学防治区减少1倍以上,有效控制了玉米螟的危害,保证玉米增产增收,并且平均每亩可减少农药使用1公斤左右。

问题就是指南针,成果应用能解决问题就是对科研人员最好的激励。

贴近土地和农民

“猪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等三联灭活疫苗”直接转让费突破1000万元;甜瓜品种“鲁厚甜1号”转让458万元,实现3倍溢价,成为首个采用企业竞价方式转让的成果……

山东省农科院以农业产业需求为导向,坚持多走一步,积极探索构建符合省情、院情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努力打通成果转化应用的“最后一公里”,科技成果转化专业化水平显著增强,同时收益分配让科研人员干劲更足。

现在,山东省农科院正优化提升全省农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力争建设成为北方重要的农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加强线上线下的推广推介,促进成果产业化、资本化。

另一方面,“要以全省农民为本,为尽早实现共同发展、共享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山东省农科院党委书记周林表示。

每到生产的关键环节,东明县麦丰小麦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马国兴总能见到农科院的小麦专家王法宏等人,他们所在的麦丰小麦博士科研工作站,从产前、产中、产后进行全产业链试验示范和技术服务,“很接地气,也没有架子”。

工作站先后培训农技人员、农机手和合作社社员2000多人次,扶持合作社从120户发展到1800多户,帮助建立起良种繁育基地,订单回收社员良种和商品小麦,并建成日产能300吨的面粉加工厂,可生产面包粉、面条,延长产业链,实现小麦产业全面提升。

瞄准产业需求,山东省农科院形成了科技服务(扶贫)月、科技开放周、12396服务热线、公益性服务平台等一系列推广服务新品牌,建立博士科研工作站、科技成果示范基地、企业研发中心、农科讲堂等公益性平台113处,农业信息服务站635处,有50多个团队、700多名科研人员依托平台,靶向精准服务乡村振兴。

“今年农科院还开始组织新进科研人员赴院基地进行定期锻炼,让大家贴近土地、贴近农民,感受、传承,进一步增强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和本领。”周林说道。

《中国科学报》 (2019-01-08 第6版 农业科技)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