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双春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9-1-7
选择字号:
不会搞科研当不好老师

 

纵观世界一流大学,不会搞科研或科研不好,首先进不了大学的门当老师,更别说当个好老师了。

■文双春

关于搞科研与当老师,特别是当大学老师,有观点认为,不搞科研的教师不是好教师。前不久,英国学者作过一个调查,结果表明,不赞成这个观点的人数是赞成者的2倍左右。

笔者也不赞成这个观点,因为“不搞科研”的时间没有限定:是现在、以前还是一直不搞科研?举一例子:一位诺奖得主近几年甚至十几年不搞科研了,潜心教学,这位诺奖得主是不是一位好教师?现在的大学有年度考核、聘期考核,从前科研很好,本年度或本聘期科研业绩几乎是零,这样的教师十有八九要被“发配”到所谓的教学为主岗,但即使如此,他们不是好教师吗?

如果说不会搞科研的教师不是好教师,或不会搞科研当不好教师,那么绝大多数人会认可这点。如何判断一个人会不会搞科研?一般看其曾经或现在是否做出过好科研。纵观世界一流大学,不会搞科研或科研不好,首先进不了大学的门当老师,更别说当个好老师了;你纵使想尽各种办法“混”进了一流大学的师资队伍,不会搞科研也很难进入长聘,走人是迟早的事。

其实,会搞科研才能当教师,才能当个好教师,中国古代圣贤早就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和标准。虽然古代没有科研一说,但古人的论述中蕴含着足够的科研元素。尤须注意的是,这样的要求和标准不仅仅针对大学教师(古代没有大学),而是针对所有教师,包括今天的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

例如,关于教师的门槛,孔子的标准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对这话的理解通常是,温习旧知识从而得知新的理解与体会,能做到这点就可当老师。笔者更愿意这么理解:能够教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而后懂得如何探索未知、创造新知的人,可以当老师。

有人认为学识渊博的人可以当老师,所谓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得有一桶水,就是这种观念。孔子的标准中并没有对知识的多少有要求,“温故而知新”似乎只是一种方法论,在今天看来其实就是“会搞科研”或“会创新”。也就是说,在孔子看来,会搞科研或会创新的人,可以当老师。

联想到牛顿的名言:“如果说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温故”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知新”就是“看得比别人更远些”,“温故而知新”就是把牛顿的名言反过来讲: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并看得比别人更远些。这样的人,牛顿说可以成为科学家,孔子说“可以为师矣”。

再如,关于教师的职责,至今仍被广泛认可的是韩愈《师说》所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来一一解读。

其一,传道。何为“道”?世人多把“道”理解为道德品质的道。全面的理解,“道”除了有道德品质的意涵外,更具有老子《道德经》中所指的“道”的含义,以及《大学》“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中“道”的含义,即万事万物的基本规律。具体到一门学科,“道”可以说是本学科的基础理论。

为什么是“传”道?“传”是由一方交给另一方。也就是说,不是自己的东西,只是从自己手上过一下,由自己交给别人,就是“传”。道是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可以发现它、认识它(闻道),但不能改变它;可以遵循、运用它,但不能违背、操弄它。所以,道只能传,也只有传才能最大程度保证它不失真,从而保证它还是道。

其二,授业。“业”之于“道”,相当于专业之于学科或行业之于社会。“业”可理解为专业知识和技能,这些是某个专业或职业的标签。

把自己的东西给别人,就是“授”。“道”只能闻,“业”要靠攻,非攻不能拥有。相对于“道”来说,“业”是属于自己的东西。即使是普遍的、公开的“业”,每个人掌握的程度和方式方法不一样,每个人掌握的都属于每个人自己。所以,“业”是可以授受的。

其三,解惑。“惑”是疑惑、困惑、不解的东西,或者说,是未知,是问题。解惑就是探索未知,解决问题。

道、业、惑三者构成了一个从基础到专业,再到应用或创造的完备教育体系。对照今天的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传道、授业、解惑三位一体的职责,根本就是对一个博士生导师的要求。而要当一个博士生导师,不会搞科研,甚至科研不好,能胜任吗?

大学的本质和功能是保存、传播、应用和创造知识,其中后两者就是科学研究。在今天这样的信息时代,互联网等技术提供了越来越多越来越好的保存、传播知识的方式和选择,大学的价值和水平越来越凸显在应用和创造知识上。就保存知识而言,知识保存在人脑(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的脑)里,可能还不如保存在电脑里,而只会传授知识却不会,特别是不会教学生应用或创造知识的教师,在大学里将越来越失去其价值,更别说成为一个好教师了。

(http://blog.sciencenet.cn/u/SoSoliton)

《中国科学报》 (2019-01-07 第8版 博客)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数百个包含种族歧视的植物名称将被改变 平均每棵树干中都有超过1万亿个微生物
野外回归的墨脱百合在原生地首次开花 科学家创有机小分子催化新纪录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