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晴丹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8-9-19
选择字号:
扬大“种子精神”深植基层沃土

张洪程院士田头讲解高产栽培技术。扬州大学供图

 

他们不畏严寒酷暑,哪怕在最恶劣的天气也会第一时间摸清田间作物是否有灾情;他们会将枯燥难懂的农技培训直接设在农家田头,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不厌其烦地进行指导。

■本报记者 张晴丹

 

“大伯,你这田里水稻已经快孕穗了,这些水稻叶片有些发白还卷着,是有稻纵卷叶螟了,稻纵卷叶螟为害水稻的叶片,特别为害剑叶,影响开花结实,水稻空壳率提高,千粒重也会下降。得抓紧防治了!”8月上旬的一天,在江苏省兴化市钓鱼镇的稻田里,扬州大学研究生吴培像往常一样,在前往自己试验田的路上,指导当地农户检查水稻病虫害。

对钓鱼镇百姓来说,像吴培这样在当地实验蹲点的扬农人一点都不陌生。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起,扬州大学农学院便与兴化市钓鱼镇结下了“不解农缘”,一代代扬农人在这里蹲点,进行科研实验、推广技术,坚守与传承“种子精神”。

播下现代农业技术的“种子”

“七八十年代的我们意气奋发,带着对农业的一腔热血经常主动奔走于周边的一些乡镇,为当地农民解决一些种植难题。最后确定了几个点决定开展长期科技示范和农技推广服务,钓鱼镇便是其中之一。因为我们刚来时当地农业还停留在传统理念上,急需引进现代农业技术,我们经常戏称彼此为传播知识与技术的‘种子’。”扬州大学农学院教授黄祖六回忆道。

黄祖六是前往钓鱼镇实验蹲点最早的一批“种子”之一。

在村民们看来,黄祖六这样的农技专家并不是那些高高在上、理论高于实践的“伪”学者,而是潜心扎根基层、将先进农技知识传播出去的一粒粒“真”种子。他们不畏严寒酷暑,哪怕在最恶劣的天气里也会第一时间摸清田间作物是否有灾情;他们会将枯燥难懂的农技培训直接设在农家田头,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不厌其烦地进行指导。

悉心的指导、真心的付出终于在收获之际得到了回报。黄祖六回忆称,他们在当地实验蹲点的第一年就帮助农民实现了粮食大幅度增产增收。钓鱼镇姚家村一位村民至今仍赞不绝口:“这些农技专家们经常为我们讲解农业技术,第一年我将信将疑地按他们说的改变了水稻施肥方式和收获习惯,居然真的增产了15%!”

毕生以作物栽培为本,以农技推广、服务基层为业的黄祖六退休后还坚守育人岗位。“自己一生就如一颗‘种子’,离不开土地和农村。现在每一个学生对自己而言也像珍贵的‘种子’一样,希望自己能发挥余热、继续耕耘,为祖国培育出更多农业科研人才。”黄祖六说。

左手科研,右手服务

在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由扬州大学参与完成的“超级稻高产栽培关键技术及区域化集成应用”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这也是该校张洪程院士团队继2011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后的又一重大标志性成果。

据了解,多年来扬州大学兴化钓鱼基地采用的是张洪程团队开发的栽培方式,在去年长期阴雨、寡照、低温等多灾叠加影响下,仍获得了百亩连片超高产攻关方亩均实产900多公斤的成果。

提起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洪程,兴化市钓鱼镇的百姓没有不熟悉的,“张院士经常深入田间地头,教给我们最适用的技术,帮助解决种植上最实际的难题。最重要的是,用了张院士的技术,我们种粮更省力了,钱袋也更鼓了”。

自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张洪程团队便在兴化钓鱼镇开展长期科技示范和农技推广服务工作,每年有100多天都在农业生产一线实验、推广新品种和高产栽培技术,将论文写在大地上,写在农民钱袋子上。

他们紧紧围绕“让农业更强、让农村更美、让农民更富”的思想,钻研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栽培难题,从创设水稻抛秧到创新精确化、标准化栽培技术,从建立轮耕新体制,到机插水稻稳定高产的攻关,再到创立超高产定量化栽培模式,张洪程始终挺立在农业科技创新的潮头。

张洪程只是潜心“务”农扬大人的杰出代表之一。其研究成果“作物叶龄模式”“作物群体质量栽培”“作物精确定量栽培”等科研技术理论,都在我国大面积生产上得到了推广与应用,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代代扬大农科人不仅坚守在科研第一线,同时也奋战在基层服务第一线。

“作为农业科研人员,既要有潜下心钻研高深科研难题的能力,更要有俯下身解决农村、农民实际问题的能力,做到‘上接天气,下接地气’。”张洪程说。

传承“种子精神”

每天早上,吴培都会和其他几位同学一起到试验田查苗情、做实验。“天气最热的时候也是实验最忙碌的时候,有时为了防止高温中暑,我们早晨5点多就会到田里查苗取样。但是我们从来不觉得累,因为这样的实践是每一个农科学生都应该经历的。”吴培说。

和其他在当地实验蹲点的同学一样,他们只是普通的“90后”农科研究生,“入驻”钓鱼镇已一年多了,主要负责200多亩试验田的栽培实验管理。日常除了自己的科研实验,在导师的指导下,协助当地农服中心工作人员为农户们查苗情、检查病虫草害也是家常便饭。

“不要小看了这些孩子们,他们不仅能种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还能把复杂的科学道理讲明白,附近的村民都挺服他们的。”钓鱼镇农服中心副主任刘国林说。

一直以来,深入基层、实践育人是扬州大学培养农科学子的主要思想,将专业与行业接轨,创设产学融通的理论教学平台;理论与实践并举,创立研学融合的实践锻炼平台;课内与课外结合,创建学用耦合的能力拓展平台;校内与校外协同,创构研用并举的支撑保障平台,基于此“四平台”构建“专农学、能创新、能管理、能经营”的农学人才培养体系。

正如扬州大学农学院党委副书记沙爱红所说:“每个学生就像种子一样,希望他们能在学校的悉心培育下破土而出,经历成长和历练,最终长成参天大树,发挥我们的‘种子精神’继续传播农业科学的火种。”

《中国科学报》 (2018-09-19 第8版 区域)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